马渡遗址是渭南临渭区辛市镇马渡村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在渭南临渭区辛市镇马渡村发现一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整理、抢救出40多件在地下埋藏了4000多年的精美陶器。考古专家表示,马渡遗址的发现为仰韶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证据,填补了历史空白。遗址位于国家重点工程内 国家重点工程———...
计划申创的马渡黄河水利风景区,西起马渡险工24坝,南至省道S312线,东抵马渡下延控导工程106坝,北达黄河南岸。集传统治河技艺研学基地、新时代防汛抢险演练场、景墙文化科普走廊等为一体的马渡黄河文化广场,加上S312标志建筑“大河之冠”、“郑工堵口”纪念处、黄河滩湿地等,马渡将成为展现黄河气势的郑州地标...
河南黄河防汛演练场集现代与传统工艺于一体,防汛指挥平台、服务建筑、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2022年河南黄河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郑州应对特大暴雨灾害应急演练均在此圆满完成,马渡险工的防汛功能进一步得到拓展。马渡险工下延102坝背河广场设有5座毛石文化墙,墙体嵌着“防汛”“金水”“黄...
在郑州金水区北郊,有一个叫马渡的沿黄村庄。这个村庄北临黄河,是典型的沿黄村庄。打造最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郑州所有沿黄村庄的发展前景 。马渡紧邻黄河,这里的景点很多,是观赏黄河的理想去处。在马渡黄河边有一骏马雕塑,关于这匹骏马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北宋皇帝赵构被金兵追杀逃到黄河边,于是一匹...
马渡关镇地处县境西北部,位于达州市宣汉县、巴中市平昌县、达州市通川区两县一区交界处,幅员131.9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454万亩。辖10村5社区、223个村(居)民小组。马渡关,因三国名将张飞骑马夜渡沙溪河得名。清乾隆初建碑牌场,嘉庆三年(1798)恢复马渡关。1933年10月至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建立...
走进“马渡调查”旧址。62年前,一支中央调查组来到这里,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经过缜密调查和研究,为党中央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事实依据。马渡村因此闻名全国。追寻当年的红色记忆,让红色文化旧址可亲可感。去年以来,马渡村积极挖掘“马渡调查”历史文化,广泛收集史实资料,于今年7月在“马渡调查”旧址推出陈列展。
马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可以从马渡这个成语中得到启示,用不同的思路和方式来解决困难,从而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同时,马渡还强调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象征着智慧和机智。因此,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发挥马渡精神,相信会在很多方面取得很好...
马渡关因三国名将张飞骑马飞渡沙溪河而得名。这里古道纵横交错,为锁钥雄关,自古是川东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先后置县长达342年。 马渡关石林景区紧邻场镇,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景观异常奇特,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马渡关石林景区文化积淀深厚,三...
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北部黄河南岸有一个村子叫马渡,说到马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如果说泥马渡康王的话,应该说大多数成年人都知道它的由来。据辛弃疾《南渡录》中记载:“康王,徽宗第九子,质于金。间道奔窜,倦息崔府君,梦神人曰:'金人追骑且至,王宜速去,己备马门前候矣。”王惊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