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海战:1884年中法战争的关键战役 马江海战,又称马尾海战,是发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场重要海上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法战争中的转折点。以下将从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等方面,全面梳理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一、背景:中法冲突的升级 19世纪中叶,西方...
这是殖民帝国主义的本性。回到家,找出孩子的历史教科书,从头翻到尾,确实没有马江战役的相关内容,很是感叹。我记得我当年的历史教科书上是有过这段内容的,时过30年了,还有印象。其实福建水师被法国毁灭,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于甲午海战的北洋水师被小鬼子毁灭。只是后续影响没有《马关条约》签订后所带来的影响残...
光绪十年(1884)中法两国因越南问题的冲突,8月23日爆发了马江之役(又称「闽江口之役」或以年代称之为"甲申之役"),至今适当130周年纪念。1884年8月23日当天法舰十三艘由提督孤拔中将率领发动攻击,燬船政局并一举击沉福建舰队「扬武」」、「济安」「飞云」、「福星」、「福胜」、「建胜」、「振威」等七艘...
清光绪十年(1884)的马江战役,是法国侵略者把战火燃烧到中国本土后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创建近代海军后的第一次实战。它的惨痛战败,不仅缘于中法军事力量的悬殊,更在于清廷的腐败无能与政治体制的落后。中国要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诸方面实现全面近代化,是非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不可的。
随着战斗的持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包括多艘舰船沉没和数百人伤亡,而法国舰队也遭受了损失。马江战役的结果是,福建水师伤亡严重,超过千人丧生,法舰则有舰只受伤。这场战役暴露了清朝海防的不足,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的初步败绩。法国舰队虽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损失也不小,显示了双方力量的对比。
马江战役是对近代国际法道义与权威的一次大考验。对侵略者而言,国际法并不足以成为制约其野蛮行径的有效武器,时常被强权所僭越,甚至还不幸成为殖民征伐的凭借工具。但代表道义与理性的近代国际法在西方殖民浪潮中多少还是可以承载落后国家与弱小民族对于伸张正义的些许期待。就在老牌殖民国家——法国肆意损毁公法的同时,清...
”孤拔接作战指令后,立即完成攻击福建水师(船政轮船水师),破坏船政及马尾港一切防御设施的战役部署,对借游历、访问为名陆续开进闽江侵驻马尾的舰队作了战斗配置,法海军旗舰“伏尔达”号泊于罗星塔下闽江西南水域,与福建水师旗舰“扬武”号和“福星”号对峙,“伏尔达”号后面紧跟着45号和46号鱼雷艇...
中法马江海战战役画作..中法马江海战战役画作中法战争时当1884年,当时摄影术尚不十分发达,曝光时间需要很长,拍摄静态停泊的船舰尚可,拍摄动态的战斗场面就有困难,因此仍需要依靠油画的方式来呈现,或以铜版铁笔画的方式替照片加工
1884年8月23日,法国舰队利用落潮的有利时机发起攻击。中法马江海战(又称闽江口海战)爆发。当日8时,法军向清朝闽浙总督发出通牒,但清朝官员竟然对福建水师官兵封锁消息,不准请战官兵“轻举妄动”,而寄希望于乞求法军延期进攻。由于未作任何军事准备,加上装备落后、火力处于劣势,多数军舰未及起锚就被法国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