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戎,女,回族,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2.9-1997.6,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2006/9 - 2009/6,兰州大学,妇科肿瘤专业,硕士;工作经历 1997.7- 2003.9 武警甘肃总队医院妇产科 住院医师 2003.10- 2009.11 武警甘肃...
马戎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1984年、1987年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硕士、博士,1990-91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博士后。研究领域:民族关系、人口迁移、城市化、教育研究。 李晓霞 新疆社科院研究员 民族问题专家 新疆“7•5”事件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现在,当地的生产生活情况恢复如何?这次“暴力事件”将会对民族关...
近日,“道中华”文明对话国际会议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戎在会上作主旨发言,从三个角度对中华文明进行解读。他表示,“和而不同”“有教无类”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的体现,也是中华文明能够绵延至今的关键所在。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道中华,作者...
马戎,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1987年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同年到北京大学任教。曾任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首席...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民族理论学者马戎在做客高端对话节目《文化相对论》时表示,中国没有侵略的本性。“国强必霸”的思维与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有教无类”、“和而不同”的理念是相悖的。从历史上看,《礼记》中提出的“天下大同”理想就像是福利社会的缩影,这也是中国人一直以来都追求的美好愿望...
马戎教授最主要的观点是去政治化,将少数民族改称族群,即将“nation”改为“ethnic group”,为什么“民族”这个概念具有政治性呢,他解释道在西方文献中,“nation”通常表示政治实体,而“ethnic group”则更强调带有非政治性差异(如语言、宗教和文化习俗)的群体。
「东西问」北大教授马戎:中国不存在产生西方民族主义的土壤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在这个多元而流动的世界,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根性和文化传承,不同的身份能否和谐相处?近日,高端对话节目《文化相对论》邀请中外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民族理论学者马戎表示,中国人不存在“种族观...
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_360百科,葡萄牙队在六场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四场晋级。
我们邀请著名学者马戎教授 开讲!5月8日(星期三)上午 让我们一起跟随马戎教授学习 观中国民族史研究之路,探究《概论》出版的时代意义及其内涵 敲黑板!道中华大讲堂已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上线 国内外各领域知名专家 将在“道中华大讲堂”带你领略世界的精彩 带你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共同讲好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