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以“马嵬之变”为题材,着重描写了事变之后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悲剧结局,寄寓了诗人对这场悲剧的深切同情。首联以周穆王周游天下的神话传说比喻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奔蜀避乱;颔联以深含同情的笔墨叙述了“马嵬之变”中杨贵妃被杀的悲惨结局;颈联描写了唐玄宗在...
众人靠着寺庙和尚的施舍,才得以充饥,最后到了马嵬,直接出现了断粮局面,而禁军将士本来养尊处优,一路饥寒跑到这里,不满的情绪,就涨到了最顶端。 另一个原因,是思乡情绪重。 禁军将士都是长安子弟,马嵬驿离长安百里开外,再往前走,就要彻底脱离长安地界,出逃本是迫不得已,可真要远离家乡,谁都不愿意。 就连唐玄...
李亨当时又是东征元帅,有权调动军队,有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支持,李亨才能顺利在灵武即位,否则唐玄宗分分钟派兵灭了李亨,他可不会主动让出帝位,所以马嵬驿兵变就是太子李亨一手策划的,杀杨国忠只是目的之一,登基称帝则是另一个目的。此时的李亨都已经46岁高龄了,当太子都当了18年,而且还当得战战兢兢,生...
安禄山在后边追,唐玄宗就在前边跑,君臣一行人跑到一个叫做马嵬驿的地方时,横生变故,出事儿了。马嵬驿,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市西,往西走大概十一公里,如果您有机会去那边旅游的话,从咸阳机场下飞机,二十分钟车程就可以赶到。(安禄山)我们知道,安禄山起兵,他打出的口号是清君侧,当然,这是个很经典的口号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历史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攻破...
《马嵬驿》是唐朝诗人高骈作品之一。属于七言绝句,共四句二十八字。作品原文 马嵬驿 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作者简介 高骈(821—887),字千里,幽州(今北京)人。历任天平、荆南、镇海、淮南等镇节度使。曾入蜀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在成都开...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值得一游,本来以为它和其它的景区差不多一样,然而马嵬驿很有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加关中乡村文化,建筑也很有唐隋风格,吃的在小吃一条街 ,玩的就在游乐园,文化手艺区就在手工艺坊,你可以拿着小吃去听秦腔,也可以站在楼台上看马嵬驿街道,还可以看到房子上炊烟袅袅,很有烟火气息,也非常规范...
马嵬驿【作者】李覯 【朝代】宋 六军刚要非杨妃,空使君王血泪垂。何事国忠诛死后,不将林甫更鞭尸。热门推荐花 白深富(现代) 雨巷 戴望舒(现代) 乡愁 余光中(现代) 木兰诗 / 木兰辞 佚名(南北朝)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现代)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不可否认,没有马嵬驿之变,李亨不可能上位,但李亨却不是政变的主导者,顶多算是参与者。未出长安前,李亨头上只有一道光环,就是太子,但这个太子已经当了十七八年了,还看不到头儿,他心里不急,那是不可能的。但急又如何?他这个太子当得是如履薄冰。唐朝的太子没那么好当的,你不机警一点,随时有可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