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这个插曲是先定的,在写《百年孤独》之前就定下来了。我始终知道有一个角色,一个打过内战的老上校,在一棵树下小便时死去。这就是我所知道的。我不知道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最终是以什么方式发生的。这就是布恩地亚上校这个人物的形成。在写《百年孤独》时,有一度我以为,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会...
今年距马尔克斯离世已经整整十年。4月17日这一天,罗德里戈对父母晚年生活的独家回忆《一次告别》由新经典首次推出简体中文版。在书里,一对温柔、幽默又机智的普通父母,一边对抗病痛与遗忘,一边坦然面对人生的最后时光。《一次告别》《一次告别》内页 时间的隧道 对于马尔克斯的最后时光,人们知之甚少。详尽厚实的《加...
《百年孤独》创作完成的时候,马尔克斯发现家里已经欠了巨债。1966年8月,最后一个字修改完成,马尔克斯和妻子拿着稿子去邮局,书稿一大包,共590页。工作人员一称,邮费82,然而,马尔克斯和妻子将裤兜翻过来,仔细数钱,发现自己才有53,再也没有更多的了。没办法,只能将稿子分成两份,先寄出去一半。至于剩下的...
1.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在这句话中探讨了孤独与生命的本质关系,暗示了孤独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伴侣。2. “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返,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缄默。”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句话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变迁,以及随着时间推移,人与人之间信任的...
马尔克斯在打字 一开始他并不很清楚自己要写什么,直到写完小说中帆船在丛林间被寻获的段落时,他还不清楚他这部小说要走向何方。不过这个段落也成为了分水岭,之后,他就完全沉浸在这个故事的写作中了:一个叫布恩迪亚的家族在19世纪来到哥伦比亚一个名为马贡多的地方,在那里他们经历了哥伦比亚百年的历史。那些神话...
讲述马尔克斯新闻生涯的书籍《记者加博》。20世纪60年代,马尔克斯曾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任职古巴通讯社记者。由于该报社的住宿条件有限,他不得不免费入住在同一栋大楼里的新华社哈瓦那分社中国职员的房间。据媒体报道,新华社原副社长、首位驻古巴记者庞炳庵曾回忆他与马尔克斯的邂逅。庞炳庵提到,在他去17楼见技术人员时,...
1.“时间,是治愈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加西亚·马尔克斯 夜骅品读:这句话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那些被伤痛笼罩的心灵角落。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挫折和痛苦,而时间就像一位无声的治愈师,慢慢抚平我们内心的创伤。它让我们学会放下过去,勇敢地迈向未来。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
总之,马尔克斯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二、十年感悟,箴言如金 (一)过去:放下执念,勇往直前 马尔克斯曾言:“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旅程。” 的确,过去的事情已然发生,无论我们如何纠结、懊悔,都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