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叙伦的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出一种持久而优雅的美,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书卷气。这种书法风格,不仅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反映了马叙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马叙伦在书法创作中,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用笔技巧。他在进行书法创作时,总是采用悬腕的方式来书写,这样的姿势使得他在运笔时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即便...
马叙伦不仅学成绩出众,而且在书法上具有极高的天赋,他自幼好书,开蒙之际便课八法。早年得力于欧楷,学习唐楷为他的书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马叙伦作书腕肘并悬,指臂齐运,擅楷、行兼及篆,笔下书法字迹于秀丽中含劲健之姿,清远简穆,风神竣朗吗,风格独具,水平极高。对于的马叙伦的书法,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
1950年11月21日,时任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给杭州市军管会文教部的函。 建“马母学额基金” 钟毓龙先生对穷人求学困难有切身体会,任校长后,决心继承宗文义塾办学之宗旨,设立五十名免费学额。他自己带头捐献,并广泛发动地方士绅,本校教师和毕业校友捐助。1931年,马叙伦因丧母莅杭,将其母赙仪六百元...
马叙伦是一位民主战士,也是一位文化学者,他的书法水平,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也难怪他有“书法状元”的称号,他的书法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书法水平。而马叙伦的书法,则是最精湛的,既有欧阳询书法的凌厉,又有柳公权书法的柔韧,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更有赵氏书法的动态之美,可谓是巧夺天工...
马叙伦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首任中央主席。1946年6月在下关事件中曾被国民党特务打成重伤,1947年底秘密转移至香港继续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5月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投身新政协运动,同年11月底他与许广平等第二批民主人士秘密离...
马叙伦 马叙伦(1885—1970),字彝初,更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年号石屋老人。浙江杭州人,著名的教育家、坚强的民主战士、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促进会主要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和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
1948年,华中轮上的马叙伦(左)和郭沫若 1947年年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保护爱国民主人士的安全,在周恩来的关心下,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祖父等爱国民主人士转移至香港。临行前,祖父诗赠我的父亲马龙章,示意其交大毕业后要到工农中,到共产党领...
1958年6月5日,马叙伦写下他的最后一幅字:我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才有良好的结果,否则根本上就错了。这是他毕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写照,也是留给后人的政治遗嘱,成为民进人的行为准则。1970年5月4日,马叙伦在京逝世,享年86岁,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遵照遗嘱,家人将其部分遗物...
马叙伦在用笔方法上是有独到经验的,他凡作书均用悬腕,所以能绞转自如。即便是蝇头小楷,也不抵着桌面写字,而是提起笔来悬腕书写。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一本《六书解例》,内容是马叙伦所著,字也是用马叙伦书写的小楷影印的。单以书法的角度来看,马叙伦的小楷结构谨严,很有唐楷意韵。能够提笔悬腕写如此小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