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张航,马刚,仲泽天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Reactive Power Control Strategy of Demand Side Back-to-Back Converter Based on VSM | Bentham Science 2020 - Xiao Lyu,Gang Ma - 《Recent advances in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被引量: 0 收...
教育背景: 2008-2013 工学博士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博连读) 2004-2008 工学学士 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作经历 2016.09- 副教授,硕导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13.09-2016.08 讲师,硕导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14.04-2016.04 博士后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后...
马刚南京师范大学 https://www.patentguru.com/cn/inventor/885007 信息纠错我要认证 马刚共申请了39个专利,25个已经授权,最早的申请的专利是一种电力企业工作流程结构验证方法,最近申请的专利是一种基于时间卷积和DLinear的光伏发电功率多步预测方法。马刚申请专利主要的技术方向包括:新能源小时,电流源换流器,城市...
2004-2008 工学学士 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术荣誉: 江苏省第二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17年度南京师范大学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南京师范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学大赛“教学十佳” 1.个人简介 ? 马刚,男,1984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2008年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2013年华北电力...
(南京师范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2) 摘要:虚拟同步发电机通过增加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惯性和阻尼,在提高微网的频率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虚拟同步发电机直流侧母线电压出现波动等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科研团队 | 1.主动配电网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 研究方向为主动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新型电力系统源荷互动以及光-储-充-测装置研发等。团队负责人为王琦教授,团队成员包括马刚副教授、李天然副教授、唐小波副教授、包宇庆副教授、王维副教授、孙毅超副教授等骨干教师。
3. 南京师范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摘要:传统的电网校核计算软件以4种典型确定性场景进行校核计算,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背景下暴露出无法有效处理随机性的缺点。为此,设计开发了基于C/S架构的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网规划决策支持软件,包括BPA数据转换模块、随机因素建模模块、配电网等值模块、场景生成与削减模...
随着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微电网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低惯量、欠阻尼的网络,电网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储能的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微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针对光伏发电出力波动导致的配电网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基于背靠背式电力弹簧(back to back elctric spring,B2B-ES)的功率波动抑制方法,以保障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首先,分析了含户用光伏的配电网的功率波动机理,建立了B2B-ES的有功功率控制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B2B-ES有功指令控制的功率波动抑制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