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便是其中佼佼者,他巧妙地将新闻摄影与艺术世界相结合,通过镜头捕捉到了许多历史性时刻。在拍摄《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时,马克·吕布观察到那位油漆工在劳动中流露出快乐的情绪,一边工作一边唱歌。这启发了吕布,他认为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自由的心态,轻装上阵。这种拍摄理念在吕布后来的作品中...
遇见马克·吕布:经典摄影里的中国巨变 马克•吕布(Marc Riboud)是法国著名摄影家,玛格南图片社社员,曾任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中国是马克•吕布拍摄最多的国家,1957年到2010年间,马克•吕布先后二十多次访问中国,并将镜头对准了中国的社会巨变。 澎湃新闻获悉,9月25日,“西方遇见东方——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在...
马克花了五十多年行走、拍摄 记录这个世界和各种人生的真实面貌 不惜不悲,张弛有力 马克·吕布和巩俐在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Shanghai Triad》(1995)肖全拍摄 “我一向更善于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而非那些丑恶的暴行和怪物” 肖全拍摄 马克·吕的很多经典的瞬间 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时代缩影 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
展览从9月26日至12月10日,在湖南博物院三楼特展三厅免费对公众开放。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年生于法国里昂,是法国著名摄影家。其作品曾刊登于《生活》《国家地理》《巴黎竞赛画报》《明星周刊》等杂志,并在全球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出。他还曾获得美国海外新闻俱乐部奖、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无限奖”、徕卡...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 著者:(法)马克•吕布(Marc Riboud) 译者:孟 蕤 书号:978-7-5100-8820-9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定价:128.00元 著者简介 马克•吕布(Marc Riboud),法国著名摄影师。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以其对东方世界的广泛报道而广为人知。“二战”期间曾参加法国...
马克·吕布通过《枪炮与鲜花》向每一位观赏者表达着一种对于战争的控诉,在他看来军队是战争机器,但是士兵们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这是一种对于渴望和平的表现。《枪炮与鲜花》中使用了小景深的手法。虚化了后景的士兵与其他游行示威的人群,使前景的女孩与士兵的对视更加清晰。形成一定的...
【新展开幕|西方遇见东方——#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以镜头捕捉世界的灵魂,用光影定格岁月的永恒。9月26日,湖南博物院携手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西方遇见东方——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此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湖南博物院 展览共遴选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马克·吕布118件/套经典摄影作品。
·吕布和巩俐在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Shanghai Triad》(1995)肖全拍摄 Marc Riboud with his friend Albert Potton,in their chasseur alpin uniform, 1945 因马克·吕布从生下来就很害羞,弟弟和哥哥们都很聪明 善于和人打交道,而马克·吕布却连和女孩子说话都不敢 不久便发现,即便和一同工作的摄影师也无法...
——《枪炮与鲜花》图片分析 这是一幅纪实类摄影作品。在《枪炮与鲜花》中,一个少女举着一朵小花面对着一群手持来复枪的美军士兵,少女要在那些士兵面前温柔的亲吻那朵花。在这之中,最吸引人的是那朵花。马克·吕布通过《枪炮与鲜花》向每一位观赏者表达着一种对于战争的控诉,在他看来军队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