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老大杜月笙在香港遭遇了一件丢脸的事——有人当着他的面偷走了他的公文包。要知道,这个包里装着的东西可关系到杜月笙的生死存亡。谁能想到,堂堂青帮掌门人竟然会在这种小事上栽跟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杜月笙正悠闲地品尝着上海美食,小酌几杯,突然楼上来了个乞丐。他手里拿着...
到了清朝末年,香港因为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成为了当时洪门的重要基地,但是清朝被推翻后,洪门一度失去了目标,最后就沦为了暴力团体三合会 青帮和洪门的区别很大,青帮的帮众主要来自沿河沿岸的劳苦大众,一辈子以漕运为生的这帮人。因为两帮的性质不同,所以就有了“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的说法。他们最大的...
其一,杜月笙手中的一份“红帖子”不见了。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帖子,而是青帮弟子入帮会时,向师父递交的“拜师帖”,上面注明加入青帮的时间,地点,师父与徒弟的名字。而杜月笙特别看重的帖子上面,曾赫然写着一个名字:蒋志清。这个“蒋志清”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后来影响历史走向的蒋介石,“志清”是他早期学...
不少青帮弟子看到张大有重新得势的苗头,也纷纷投奔于他。 张啸林也的确“风光”了一阵,又是给日军收购大米、煤炭等军需物资,又是从辽沈地区倒卖木材,从中也捞了不少钱。远在香港避难的杜月笙听说张作了汉奸,曾派人捎话给张,劝他悬崖勒马洗手别干了,至少为自己留下个清白的名声。 但是张哪里听得进去,他早已被...
在民国时期,有两大著名的帮派组织,一个是位于上海的青帮,一个是位于香港的洪门。青帮里有三大巨头,分别是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杜月笙是情商最高、最会为人处世的人。他能成为青帮的大佬,靠的完全是自己,这在鱼龙混在的上海滩是很不容易。杜月笙再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黑白两道通吃,财源滚滚,人送外号“...
1950年,全世界最拥堵的城市在香港。 上一次这个称号,还是青帮大佬杜月笙统治下的上海。 1949年末,1106.34平方公里的香港,涌入了无数躲避战争的人。从这一年年底到50年代中,最多时,一个月有十万人涌入香港。原本100多万人口的小香港,在50年代跃升为250万人口的大都市。
青帮大佬杜月笙,1939年在香港避居期间,竟被人当面偷走东西,真是阴沟里险些翻船,那小偷究竟是何人物,能有如此功夫?刚拿到汪精卫亲笔签名的收据不久后,心情大好的杜月笙就去饭庄了,还没来得及将收据放到保险柜里,可就莫名其妙消失了。这叫杜月笙怎么能不慌,一旦收据被香港的特务分子给拿到了,就等于戴笠知道...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经过反复斟酌,没有答应蒋介石的盛情邀约撤退台湾,也没有继续留在自己的大本营上海,而是选择去了香港。随行的有四姨太,五姨太及亲人随从,保镖等一行十多人。此去经年,永生无缘踏足大陆。杜月笙,青帮三大亨之一,在当时的上海滩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的蒋介石也曾借助他的势力,排除...
由于特殊的政治和地理环境,香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帮派分子的天堂,然而作为民国第一大流氓,上海滩教父,杜月笙晚年在香港却为何掀不起半点浪呢? 说到杜月笙就不得不提一下“青帮”,人们常将青帮与洪门并称为“青洪帮”,其实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组织。洪门是清初一些明朝的遗老遗少建立的秘密组织,他们有着明...
上个世纪50年代,香港青帮大佬杜月笙的治丧现场。从照片来看,杜月笙的丧礼十分隆重,不仅有一口1W5港元的楠木棺材,参与葬礼,出殡当天友多达数千人来为杜月笙送行,送葬车辆多达60多辆,而代表个人心意的花圈和花篮更是在现场不胜枚举。 该照片拍摄于1969年,是山西五台县的县委领导来到北京出差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留下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