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蓝屋"被香港政府定为一级历史建筑。2006年,香港房屋协会决定对湾仔石水渠街及附近建筑物实施活化,"蓝屋"就在范围之内。当时政府的设想与14户居民及社区不一致,政府希望借助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打造文旅地标,居民希望生活尽量少受波及,保留传统的社区氛围。当时,居民提出"留屋留人"的改造方案。2007年12月...
香港经历了一百多年殖民统治,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留下了庙宇、教堂、高楼等众多历史建筑。无论是建筑风格、建筑技术,还是楼宇功能、建造地点,都烙下了时代的印记,默默见证和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明。自2008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持续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通过活化历史建筑,来守护香港的历史文化。大馆...
如位于中环的大馆,原为中区旧警署,活化后成为古迹和艺术馆,为本地及国际艺术团体提供理想的表演场地,推动香港的艺术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物活化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亦浮出水面,那就是该如何平衡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商业利益,在保留建筑文化及历史价值的同时,不能将其完全变作商业化项目。事实上...
随着时代变迁,香港的一些街市不得不面临被拆除的命运,2005年起中环街市也一度被列为可拆卸建筑。后经再三考虑,特区政府最终决定委托香港市区重建局对中环街市进行活化,并由香港地产商华懋集团对中环街市进行营运和管理。“中环街市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象征着广东市集文化在香港的延续,更见证了香港中、上...
🏙️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探索香港的三个活化馆路线:618上海街、南丰纱厂和元创方。 618上海街:古老唐楼的现代魅力🏛️ 618上海街位于旺角亚皆老街与上海街的交界处,是一处古老的唐楼活化商场。虽然目前店铺不多,但还是有几处值得一看的地方。✨ 第一家店是卖古道具的,对日本wabi-sabi风感兴趣的朋友...
寻访香港“活化”老建筑里的“文艺绿洲”幽静的“牛棚艺术村”。新华社记者闵捷 摄 新华社香港10月22日电(记者闵捷 战艳)香港九龙湾马头角道,一座由古朴的红砖建成的院落引人瞩目。院子的中央原样保留着长长的饮水槽,那是当年为运到这里进行检疫和屠宰的牛准备的。这座占地1.7公顷、近百年前的检疫、屠宰中心...
观点网讯:4月17日,香港新城市广场启动“全方位空间活化计划”,耗资3亿元进行改造,预计2025年中竣工。该计划包括对3楼及7楼户外设施及外墙的全面优化,总面积超13万平方英尺。其中,Chill Park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放,商场红砖外墙改造也将从4月开始,融入拱门设计和绿化元素,以提升视觉效果。新鸿基地产代理有限...
如今的大馆是由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亚监狱三个历史古迹所组成的建筑群,是香港现存的法定古迹之一,由于2006年警署的迁移,该地被清空闲置,后由香港赛马会和香港政府对其进行活化保育。大馆的活化工程历时十年,由操刀设计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瑞士建筑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对其进行改造,让建筑群蜕变...
这座建筑建于1960年,属于那个年代典型的公共建筑,也见证了香港司法制度的发展。2008年,它被列入首届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如何才能让这栋历史建筑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陈智聪介绍,当时委员会一共收到21份申请书,最后锁定在美国私立大学—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环街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1842年。当时居于中环一带的华人在皇后大道中开设广州市场,迎合港岛区迅速增长的人口对市集的需求。后来,广州市场改名为中环街市。随着香港人口不断增长,在19世纪中期与后期进行了两次重建,至1939年建成第四代中环街市,也就是目前完成活化的街市大楼。作为当年东南亚最大型的肉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