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晓清 日中新闻社长 《日中新闻》8月24日刊发文章《认真反思日中关系 冷静评判香港保钓者行动》,文章如下: 8月15日下午,14名香港“保卫钓鱼岛”的人士,乘坐一艘从香港始发的渔船,到达钓鱼岛海域,在冲破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的围堵后,其中5人举着中国国旗和香港旗、台湾旗登上了钓鱼岛,当即被在岛上守候的...
保钓渔船,是世界华人保钓联盟旗下船只,主要用于保钓人士(保护钓鱼岛主权的国内外华人)的海上接送任务。2012年8月15日下午4时20分左右,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已成功抵达钓鱼岛,船只搁浅在岸边,船上保钓人士陆续下水,涉海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2013年10月15日,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的抗议船为了驶往钓鱼岛,接受了...
发起这次行动的组织名叫“保钓运动委员会”,总发起人何俊仁,何俊仁是谁?他是泛民派系的立法会议员、前香港“民主党”主席、原“支联会”秘书,是铁杆反华分子,是“祸港四人帮”之一。2019年8月21日,新华社曾刊发《请看投机政客何俊仁的真面目》一文,揭露其嘴脸。参与那次登岛活动的其他人员,如曾健成,也是...
钓鱼岛,位于东海,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与统一,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钓鱼岛。然而要记住,不是所有的“保钓”行为都是爱国,有些纯属是煽风点火,比如香港的那几次。怎么回事呢?要讲清楚这件事,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日韩自贸区”及其意义...
有的人说香港的保钓运动是香港本土出生一代的第一次爱国教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1970年代的香港保钓运动。 香港首次保钓运动可溯源至1970年9月,当时,冲绳警察局按照日本和美国当局的指示,将钓鱼台上的国旗拔下并撕毁,还驱赶了附近水域我国的渔船等。这一事件激起了台港侨民中的爱国情绪,他们开始组织保钓活动。
陈毓祥(1950年10月14日-1996年9月26日),生于广东潮阳,毕业于英皇书院,香港大学学士及香港中文大学硕士,香港保钓运动的领袖。1996年9月22日下午4时15分,70年代的“老保钓”陈毓祥率领保钓联盟17壮士乘坐“保钓”号货轮出港。一路上“保钓号”多次遭日本舰艇与军机围追堵截。26日上午9时许,陈毓祥身先...
保钓运动在日本引起不满,在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三地亦未得到官方支持,甚至一度打压保钓运动。2013年1月24日,台保钓船欲送妈祖神像上钓鱼岛,但因航程中一度遭日本公务船阻拦中途而返。运动简介 1970年8月12日,美国不顾中国反对,单方面于驻日本使馆声称:“钓鱼列岛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准备在一年...
香港《大公报》8月16日发表文章,原题:保钓人士遭横逆全港市民燃怒火 十四名本港保钓人士,乘渔船前往钓岛宣示主权,竟遭到日方强横无理的拘捕扣留。事件已激起全港市民的怒火,全球华人纷予声援,中国外交部和特区政府正循不同层面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确保人员安全和立即放人。
1996年,何俊仁作为总指挥引领了两次香港保钓行动,30艘船只从台北启程直指钓鱼岛,其中一次行动规模空前,全球华人保钓联盟租用的大船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同年9月,悲剧发生,香港保钓人士陈毓祥在抗议中跳海示威,不幸溺亡,这促使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随后组织了8次保钓活动。1997年和1998年,何俊仁继续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