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闲便说:“去年贫还不是贫,今年贫才是真贫。去年贫,还有插锥之地;而今年贫,连锥也没有了。”仰山说:“如来禅师弟算是会了,但是祖师禅师弟连梦还没梦见呢。”香严便又口诵一偈:我有一机,瞬目似伊。若还不识,莫唤沙弥。仰山回去就向沩山报告说:“智闲师弟已经会祖师禅了。”智闲鉴于他“悟道...
后来智闲禅师驻锡于邓州香严,教化一方。智闲禅师说:"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意思是:大道要离开心意识去参,不要沉溺于语言文字。大道不在别处,只在目前。若能在日用中,念念回光返照,即是与道相应。
香严智闲禅师(香严即今河南省淅川县香严寺),是沩山灵佑禅师的法嗣,青州(今山东益都)人。智闲禅师成年后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但直到百丈禅师圆寂时也未悟道,于是便改参师兄沩山灵佑禅师。有一天,沩山禅师问道:“我听说在百丈先师处,你能够问一答...
香严智闲禅师悟道因缘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祐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兴趣。成年后...
香严智闲禅师邓州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也。厌俗辞亲,观方慕道。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 洎丈迁化,遂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 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 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 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
香严智闲禅师 摘自:五灯会元 - 宋·普济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也。厌俗辞亲,观方慕道。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丈迁化,遂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
唐代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年轻时便厌恶世俗,辞别父母,出家投佛。 最初,香严在百丈怀海禅师处,秉性聪敏,博通经典,但始终没有契悟禅道。百丈死后,他便到百丈的大弟子沩山灵佑处。 沩山问香严道:“你在先师百丈处,听说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因为你聪明伶俐。不过你用这种方法学禅,还是依赖理智与概念的把...
后来,仰山慧寂禅师见到香严智闲禅师,便让他说说自己的见解。香严智闲禅师便把之前的颂偈念了一遍。仰山慧寂禅师不肯通过,反而说道:“此是夙习记持而成,假若你真的彻悟了,应该说出心地里的话来!” 香严智闲禅师闻言并不气馁,很快又说出一偈颂:“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
香严智闲曾经遍参各地方著名的禅师后来追随百丈怀海以聪明敏锐出名可是一直到百丈怀海圆寂他都还没参悟 香严智闲《一击忘所知》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一击忘所知 香严智闲[1] 一击忘所知[2],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3]机。 《指月录》卷十三页二四三 【白话新唱】 以前我太聪明 拥有太多佛学知识 ...
, 无 迹 无 处 拂 子 时 豎 , 应 修 不 误 片 瓦 击 竹 , 大 梦 如 寤 厌 俗 辞 亲 , 观 方 慕 道 香严智闲禅师 (?~公元898年),唐代僧,青州(山东益都)人.从百丈怀海出家,后谒沩山灵佑禅师,不契,泣涕辞去.偶于山中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