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书法是指宋元明清时期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考场通用字体,特点为乌黑、方正、光洁、等大,强调楷书的共性,不强调个性。 馆阁体书法的定义 馆阁体书法,又称院体,是中国古代书法中的一种书写风格,主要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它起源于宋代,因科举制度而形成,成为考场通用字体。馆阁...
馆阁体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类楷书的统称,源于明成祖朱棣的个人喜好,明成祖非常喜欢沈度的书法,赞之为“我朝王羲之”,导致朝野效仿,终发展成为一种标准体,主要用于官场行文使用,称为“台阁体”。台阁本指尚书,后引申为官府之意,至清朝改称馆阁体,成为官文的主要书体形式,主要特点是乌黑、方正、均等、光洁...
首先亮出笔者的观点:学书法先学馆阁体!不学馆阁体,书法不会走远!在中华书法的各种书体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书体,名曰“馆阁体”。当今书坛,大凡一提到馆阁体,仿佛触动了敏感的神经似的而加以回避!不消说,馆阁体已经成为当今书坛的大忌!因此,这个称谓自然沦为贬义词。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馆阁体?馆...
馆阁体是功能性书体,准确传达文字的内容,工整,易辨识才是它最高目标,不能单以书法成就论。 2019-08-01 回复9 核突 这算是一般的抄经体 2019-07-17 回复8 知乎用户4dzaoQ 确实很一般 2019-07-23 回复1 花无缺 他写放开一点的字还挺可观,那些一本正经的字就有点滑俗了。
“馆阁体”看起来挺漂亮,但算不上中国书法的精华。在几千年中国书法史上,“馆阁体”书法的学术价值并不高,只不过,它因为具有突出的实用性,还是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 “馆阁体”书法形成于明朝时期,具有工整、端正、好看、容易辨认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跟当时的“科举制度”有直接关系。是当时的书生为了在科举考试...
学过书法的各位想必都听过馆阁体,馆阁体就如同清朝的八股文一样,是一种通用于考场和公文的专用楷书字体,书体公正,堪称古代印刷体,现代对于馆阁体的评价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书法毕竟是门艺术,但是这毫无艺术气息的馆阁体是怎么出现在中国书法历史上的呢? ▲馆阁体书法 历史原因 王朝统治 馆阁体不是清朝独有...
从馆阁体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两点,第一,馆阁体是封建王朝书法审美统治的结果,皇帝的喜好被无限追捧,导致书法被极度规范化。第二,馆阁体以乌黑、方正、光洁、等大为特点,变成标准字体,也就是规范化的楷书。中国书法自古就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属性,在手写文字还是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的年代,书法是非常重视实用...
其中一种练习方法是直接临摹现代田英章、荆霄鹏、司马颜等人的钢笔字帖,这些字帖都以馆阁体为基础。另一种练习方法是穿插使用毛笔练习明清时代大量馆阁体毛笔小楷字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硬笔书法的水平,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馆阁体的特点。为什么中学生可以练馆阁体 在现代中学生书法教育中,借鉴清馆阁体...
归根结底,馆阁体书法实质上是清政权统治者为了稳定政治、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种策略所衍生出来的实用性书法。 三、馆阁体之书家 清朝多位帝王都喜好并擅长书法,尤其是开国之初的康熙皇帝。不论是出于统治者个人的喜好或者是借书法宣扬其治国理念,康熙以帝王之力倡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