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下午,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臧天杰应“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邀请作了第一场展览配套系列讲座。讲座为“考古广州·名家讲坛”2025年第1讲“砚田雅趣——谈天津博物馆藏砚”。 缘起 “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
在文房四宝中,砚虽然是最后一位,但却是最受关注与重视的文物收藏门类。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起作为有机物的笔、墨、纸,砚质地坚硬更利于保存,留存实物也更多。上海博物馆的砚台收藏共三四百方,所藏各朝古砚,品类丰富,尤以明清文人题铭砚、著录砚与近世巨匠陈端友制砚为馆藏特色。本次“盛世芳华”展出的两...
端石一字池抄手砚 宋 紫端嵌洮河石镶式砚 宋 歙石游鱼纹淌池砚 宋 歙石金晕鳝肚眉纹瓦形砚 宋 歙石鳝肚青只履砚 宋 歙石“宝斋”铭罗纹平底砚 宋 歙石枣心眉纹圆砚 宋 歙溪石函鱼子纹镶银砚 宋 澄泥吉语铭风字砚 宋 ...
《砚小史》有云:“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其次为绿豆砂,又次为玫瑰紫……然不若朱砂澄泥之尤妙”。可见,朱砂澄泥堪称澄泥砚中的稀世之珍。 明 荷鱼朱砂澄泥砚 天津博物馆藏精品中有一方“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在烧造工艺和雕琢构思上皆有独到之处。此砚作鱼形砚身,呈朱红色,泥质细腻,色泽鲜艳。砚背...
李辅耀在杭嘉湖道台时,于光绪五年(1879年)兵丁在疏浚杭州南湖时,无意间得此砚,可惜出土时已断两截,但李辅耀一直视为奇珍异宝而庋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温州文物部门得此线索,从杭城李氏后人处征集而入馆收藏。原文作者:高启新文章来源:《收藏家》2016年8月刊《砚田千秋风雅颂——温州博物馆馆藏古砚...
《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展》上篇 佳展回顾 “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展于壹伍年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砚亦称研,是研墨的工具。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房器用,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灯黄卷,惟砚作田,古代文人终生与砚相伴,砚田耕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途径。 砚的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铜雀瓦砚 (左:正面;右:背面) 乾隆汉服画像 右手边一块瓦砚 “万岁台”金花银砚盒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宋 张栻写经澄泥抄手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 传文天祥玉带生砚(整体)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
传拓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一幅精心制作的砚拓不仅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砚台原貌,而且将砚上文字与图案的粗细、深浅等细微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黑白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此次砚、拓合一展出,在天津博物馆尚属首次。天津博物馆藏古砚主要来自天津著名古文物收藏家徐世章(1889~1954)先生旧藏。展出的古砚造型典雅,雕刻...
青瓷辟雍砚是西安碑林博物馆1952年征集的一方唐代瓷砚。圆形,青釉,镂空圈足,通高9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29厘米。侈口园唇,砚面圆平微凹,低于口沿,砚面直径17.8厘米,其外围与口沿间为3厘米宽的环形水槽。砚下塑有27个蹄足,均匀围踏于5厘米宽的环形底板上,构成了镂空圈足。除砚面未施釉外,其余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