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环 食物环是2013年公布的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 公布时间 2013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审定布的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出处 《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
故答案为:通常情况下一个食物链至少有三个环节,有的食物链可多至五六个环节。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有的食物链不一定从植物开始。如腐殖质→蚯蚓→鸡→黄鼠狼。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
微食物环(Microbial loop)描述的是一种特殊海洋食物网,它与我们通常认识中简单的食物链或者食物网(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同,它描述的是一种海洋微型生物之间的摄食关系。这个食物网起始于海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碳,能量和物质通过在多个营养级之间流动最终进入传统的食物网...
溶解有机物被异养浮游细菌摄取进行微生物二次生产,形成浮游细菌—原生动物—桡足类的摄食关系,成为微型生物食物环(microbial food loop),简称为微食物环,也可称为微生物环(microbial loop) 能流特点:能量转换效率高;营养物质更新性;与有机碎屑联系密切。 作用:牧食食物链的一个侧支,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补充途...
微食物环是指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被细菌利用,细菌被原生动物(鞭毛虫、纤毛虫)摄食,原生动物被浮游动物摄食,所有这些生物又产生溶解有机碳,碳在这个环形的回路中循环利用。内容简介 海洋微食物环概念的前身是Pomery于1974年提出的微生物食物链(microbialfoodchain),强调异养细菌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作用。1983年Azam等...
微生物食物环 微生物食物环是2006年公布的生态学名词。定义 以自养微生物为基础的食物链。异养微生物可将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溶解有机体转化为细菌本身,然后被微型浮游动物所利用。出处 《生态学名词》。
食物链一般以植物为基础,由植物到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后者可以捕食前者,如草→蝗虫→蛙→蛇→鹰。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我们称之为食物网。在食物网中,...
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肉类,尤其是红肉(猪牛羊肉及蛋类)。 过度摄取高蛋白食物会造成酸碱不平衡。再加上现在的饲养方式,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所以我们所收取的这些动物性的肉类及蛋类它们的来源,你一定要去做选择, 一般大家都做不了全有机,那我们可以去做减少食用这一类食物,或者说通过靠谱的渠道去购买, ...
食物链加环的作用: (1)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动物这样的营养级,就可以抑制虫害的发生,大大减少由于病虫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一般农作物只有20%~30%的主产品可供人类直接食用,而70%~80%则为副产品。如果在其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