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毛目Mallophaga是一种体型微小、体壁坚韧、无翅的昆虫,主要寄生在鸟类和少数哺乳动物体外,以毛屑、鳞屑及皮肤分泌物为食。它们对寄主有一定的影响,并可能传播疾病。在分类上,食毛目并不属于有翅亚纲,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分类地位。
食毛目是昆虫纲的一目,俗称羽虱、鸟虱。以下是关于食毛目的详细解释:种类与分布:全世界已知约有4500种食毛目昆虫。中国已记载有120种。寄生于260多种哺乳动物和各种鸟类的羽毛或毛间。形态特征:体小,扁平,长0.5~10毫米。头大而扁,能活动。口器为特化的咀嚼式,有1对骨化很强的上颚,颚上有齿...
食毛目Mallophaga。包括羽虱、鸟虱、鸡虱等。昆虫纲、有翅亚纲、渐变态类。本目与虱目关系相近,有的学者认为本目可能由啮虫目昆虫渐变而来。现分为3个亚目:头角亚目、丝角亚目和象虱亚目,共14科300余属。分布极广,南北极亦有其踪迹。全世界已知约4500余种和亚种,中国已记录120余种。重要的种类有:鸡虱,长鸽虱...
食毛目 食毛目的介绍 分类名称: 食毛目 汉语拼音: shí máo mù 拉丁文学名: Mallophaga 展开更多
食毛目(Mallophag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的一目。根据该目昆虫头部的形状、触角和口器的构造、跗爪的数目,下分钝角亚目(Amblycera)、丝角亚目(Ischnocera)和象虱亚目(Rhynchophthirina)3个亚目,包括14个科,300余属。全世界已知约有4500种和亚种...
食毛目主要科,涉及鸟类与兽类的寄生虫,主要包含短角鸟虱科、长角鸟虱科、兽鸟虱科三大类。短角鸟虱科的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主要寄生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上。鸡虱和吐绶鸡虱为害严重,其中鸡虱体型较小,雄虫体长为1.7~1.9毫米,雌虫为1.8~2.1毫米,头部带有赤褐色斑纹,主要寄生在鸡、珍珠鸡、...
对于食毛目昆虫的防治,主要采取沙浴法,具体做法是将细沙与烟草粉混合,置于鸡舍附近有阳光的木箱内,鸡在箱内进行沙浴,此过程可有效清除羽毛间的食毛目昆虫。另外,使用鱼藤粉、除虫菊粉或氟化钠粉等撒在宿主羽毛间,同样能够有效杀灭食毛目昆虫。在鸡舍内使用石灰硫磺合剂进行消毒,也是预防食毛目昆虫的有效...
将“食毛目"翻译成捷克文 Columbicola, Cuclotogaster, Goniodes是“食毛目"到 捷克文 的最佳翻译。 译文示例:“你们应当自己小心,免得在贪食醉酒和生活的挂虑压住你们的心的时候,那日子突然临到你们,正如网罗临到全地的所有居民。 ↔ „Dávejte však na sebe pozor, aby vaše srdce nikdy nebylo ...
食毛目 [shí máo mù] 释义 Mallophaga [医]食毛目( ):以鸟羽为食,可侵害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虱,包括啮虱属(Damalinia)、猫虱属(Felicola)、异袋鼠虱属(Heterodoxus)及啮毛虱属(Trichodectes)。参见Anoplura;
食毛目昆虫,作为寄生于鸟兽体外的害虫,对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尤以鸟类受害最为严重。钝角亚目种类广泛寄生在宿主体表,如吐绶鸡虱能够穿透皮肤,吸取血液,造成感染。丝角亚目种类通常固着于宿主的羽毛间,当寄生数量过多时,会导致羽毛脱落,引起焦躁不安、饮食减退、体重减轻等现象,增加疾病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