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任务是继2024年1月圆满执行百米级飞行试验任务之后,对大型液氧甲烷重复使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各项关键技术的进阶验证。试验箭为单级液氧甲烷火箭,箭体直径3.35m,长度18.3m,起飞质量约68t,起飞推力800千牛,装配3组着陆缓冲支腿,新增4片栅格舵系统,采用与朱雀三号火箭一致的高强度不锈钢箭体结构;搭载一台已...
2024年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下午1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8米直径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新技术验证箭竖立在场坪发射台上,3台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喷出蓝色尾焰,箭体上升至约12公里高度,中心...
“星际客船”于2019年底开展了首次无人飞行试验(OFT),试验发生异常,任务未完成全部预定目标,并于2022年5月开展第二次无人轨道飞行试验,通过全流程飞行,获取火箭、飞船和地面系统以及在轨、对接和着陆操作等环节的性能参数,支持NASA对波音公司载人航天运输系统的认证...
星舰于北京时间2023年4月20日首飞,由于起飞过程中超重助推器有部分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火箭自毁。在同年11月进行的第二次飞行试验中,尽管星舰成功实现了热分离,最终还是以自毁结束。随后在2024年3月的第三次飞行试验中,星舰飞船首次达到预定轨道,并对载荷舱舱门以及推进剂转移项目进行了测试,飞行试验取得部分成功。
1 “星舰”历次飞行试验进展 SpaceX公司在往次对于不同型号火箭的测试上反复使用的概念即互联网式的迭代思维。通过无数次低成本对火箭试验样品的测试和反复的失败获取关键数据,从而对下一代进行改进。可见,SpaceX公司在“星舰”测试中也运用了相同的概念。通过对于前两次“...
在第一集的专访“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的节目里,应该说是首次向大众公开了2020年,用“双尾蝎”无人机投放MD-19宽域飞行器缩比验证机,进行返场飞行试验的视频,以及2022年气球发射飞行器试验的现场画面。就试验本身来说,前者是国内首次,后者则是国际首次。这两次试验的含金量有多高自不用我来废话,相信...
2023年8月24日,美国海军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超音速中程常规快速打击武器系统修改合同,价值3.15亿美元的修改合同将包括导弹飞行试验示范和部署设备的设计、开发、建造和整合。2023年10月,负责工业基地政策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授予空间技术公司X-Bow Systems一份价值6400万美元的合同,向美国海军和陆军供应大型固体...
中国的航空试飞测试技术,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主要工作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承担。虽然我国在测试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基本形成了“一体两翼”格局,以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主体的测试所,以测试设备和系统研发为主的远方测试系统研究中心和远方测控设备研究所。经过近60年持续发展,...
朱雀二号改进型运载火箭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充分继承了已完成三次飞行试验验证的朱雀二号中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成熟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朱雀二号改进型运载火箭兼具继承性及创新性,可大幅提升LEO及SSO轨道任务的运载能力,成为未来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主力火箭。本次任务成功完成以下技术创新...
【民航事儿】7月1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江西南昌成功完成高温高湿飞行试验。16日16时14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已经在平均温度超过35℃、平均湿度超过19g/kg(44%)(当日平均36.0℃,平均湿度64.9%)的环境下暴晒5小时的AG600M(1003架)开始地面滑行试验,通过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