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岁的贾天仓,是山西太原市晋源区东街村村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阳风火流星”的代表性传承人。“风火流星”发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带,已有近一个世纪历史,是一种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小时候逢年过节庙会赶集人特别多,尤其耍社火时,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风火流星 晋阳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主要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带流传。表演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表演开始之前先在铁笼中填满木炭,用火点燃后,用手飞快地扳动绳子,使得铁笼在空中飞转,此时火花四溅,火借风势,风助火势,并伴有火烧木炭的“噼啪”声。...
非遗杂技“风火流星”玩火玩出新高度2024-09-11 19:01:11 新华社 北京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新华社 241.0万粉丝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03:30 亚冬会|详解第九届亚冬会点火仪式有哪些创意和特色 00:59 新华社消息|习近平会见...
在山西,有一项独特而震撼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比锣鼓更热闹、比烟火更绚烂,它就是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风火流星”。飞舞的铁笼、炽热的木炭、四溅的火花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亮丽的弧线,风借火势,火借风势,人在火中,火围人转,扣人心弦。
山西晋阳“风火流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100多年的历史。“风火流星”是融合中华武术、民间杂技等技艺的独立表演形式。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山西太原古县城的“风火流星”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 记者:徐伟 报道员:崔月淼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山西分社 新华网山西频道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
1999年出生的孙梓朝在风火流星第二代传承人、舅爷爷聂连富的影响下,从小对风火流星情有独钟。“明明是一根绳子,怎么在表演过程中像棍子一样在空中旋转?”怀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9岁时孙梓朝开始学习这项技艺。那一年,风火流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似简单,但要真正上手却不是件容易事。练习...
全球连线|中国山西用非遗项目“风火流星”庆新春 山西晋阳“风火流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100多年的历史。“风火流星”是融合中华武术、民间杂技等技艺的独立表演形式。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山西太原古县城的“风火流星”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记者:徐伟 报道员:崔月淼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山西...
晋阳风火流星是一门融杂技与武术为一体的汉族民俗社火表演艺术,是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晋阳风火流星的起源 “风火流星”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有人说,它源于民间杂技的水流星;有人说,它源于武术中的流星锤。在我市晋源区东街村,人们说起“风火...
🌟技艺亮点:晋阳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种结合了民间杂技与武术的社火表演艺术,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表演通常在夜晚进行,通过单人或多人协作,运用“背花”、“馒头花”等动作,使绳索两端的铁笼在空中旋转,形成绚丽的火花四溅效果。表演者可以做出行走、站立、坐下、卧倒、翻滚等多种动作,火随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