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池。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风池。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 (2)热府。热,指本穴气血性热温高。府,府宅也。热府名...
风池穴的准确位置在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具有平肝熄风、醒脑安神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头晕、头痛、中风、耳鸣、耳聋、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眼疾;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发热、...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一个穴位,位于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患者在用于日常保健时,可通过取正坐或俯卧位,寻找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致与耳垂齐平处,用力按压有酸胀、脑部沉重感的部位,来确定风池穴。 风池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解毒、通利宫窍的功效,可以治疗内风导致的...
1、以食、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联合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按压之,另取手掌根部末端圆形小骨前方凹陷处神门穴,能够放松颈部肌肉、缓解头痛和紧张。 2、以两手指罗纹面,紧按风池穴部位,用力旋转按揉几下,随后按揉脑后,做30次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宜,此法能对安...
风池穴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可增强治疗效果,如与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穴位配合,可治疗头痛、眩晕...
风池穴的位置 【归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别名:热府穴。【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耳鸣、 中风、不寐、癫痫等神志病证、颈项强痛等。风池穴的文献 《针灸大成·卷七》足少阳经穴主治 考正穴法:“风池:耳后颞颥后,脑空下...
关注疼痛 关爱健康疏风通络风池穴风池穴,别名热府穴,是足少阳阳维之会,属足少阳胆经。风池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01定位SUMMER定位:...
23、临床经验—治落枕局部穴:风池穴为治疗落枕(颈肌痛)疾患中,最先使用的局部用穴之一,此时针刺方向宜朝着痠痛部位,临床上效果显著。 24、临床经验—治颜面神经麻痺:使用风池穴于颜面神经麻痺疾患的临床观察,发现风池常可使病患马上眼睛闭合有力,而且脸颊咬合有舒畅感觉,这是根据『前病后取』的治疗原则。
风池穴的准确位置: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简易取穴方法: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两边,轻轻的滑动,到后枕部有明显的两个凹陷就是风池穴。【取穴方法】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即: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