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危害...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能够深入肺部甚至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PM10则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虽然不如PM2.5细小,但同样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二、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广泛,主要分为人为源和自然源两大类。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生...
颗粒物污染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固态颗粒和液态微小颗粒物的混合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些颗粒物因其直径大小不同,通常被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即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等。这些颗粒物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来源(如风沙扬尘、森林火灾产生的...
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颗粒物检测通常涵盖工业烟尘、环境粉尘及低浓度的细微颗粒物。二、颗粒物检测的主要项目 1. 烟尘检测 烟尘是工业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常见于电厂、钢铁厂等高排放行业。检测烟尘的浓度和粒径分布有助于评估大气污染源的贡献,并进行污染控制。采样方法:使用烟尘采样仪从烟囱或排气管道中...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如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1是指大气中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进入肺泡血液,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PM1,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粒径小,面积大,活性...
被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 TSP是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 它的组成十分复杂,而且变化很大 燃煤排放烟尘 工业废气中的粉尘 地面扬尘 都是大气中总悬浮微粒的重要来源 其中就包括今年生态环境部 首次公开监测信息的 降尘 降尘,又称“落尘” 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 ...
可吸入颗粒物知识百科介绍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记做,简写IP。 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国家环保总局1996年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将飘尘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正式大气环境质量标...
首先来说,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是如何产生的。发动机尾气是指柴油发动机燃烧柴油后喷出的气体,气体中的主要排放物就是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 在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其次才是是氧气,其中氮气占比约为78%。车辆在工作时,发动机的活塞在气缸中运行一个循环时要经过进气、压缩、点火燃烧和排气多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