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颈龙(属名:Brachauchenius lucasi)是一种上龙科短颈龙亚科的古生物,生存于白垩纪的美国与摩洛哥,约9300-8900万年前的土仑阶。短颈龙是已知北美洲最后出现的上龙类之一,身长约5米。物种学史 命名 模式种是B. lucasi,生存于北美洲西部内陆海道,年代为白垩纪土仑阶,约9300万到8900万年前。模式标本(...
说起蛇颈龙类,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它们长长的脖子,但是其实蛇颈龙类既有短颈类型:如彪龙科、上龙科、长锁龙科和双臼椎龙科等,需要注意的是,短颈类型的蛇颈龙类其实来源于不同的祖先。也有长颈类型:如蛇颈龙科、微锁龙科、隐锁龙科和薄片龙科等,而薄片龙与其所属的薄片龙科的颈部长度,即使在长颈类型的蛇...
就拿长颈龙所在的原龙目来说,它们与今天依旧存活在地球上的鸟类(鸟颈类主龙)、鳄类(伪鳄类主龙)、龟鳖目(泛龟类)等主龙演化支并没有太近的关系,因此如果混淆了“主龙形类”与“主龙形下纲”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就很容易造成认知上的错乱。 原龙复原图。它们是生存于二叠纪时期的早期原龙目动物,也是...
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脊椎动物中产生了诸多“长cháng颈”的类型,例如蛇颈龙类、蜥脚类恐龙和长颈鹿,以及多种鹭鸟等。然而,地球历史上最夸张的“颈身比”,出现在一些三叠纪的主龙型类(Archosauromorpha)身上。这个早期分异的主龙型类支系...
棱长颈龙生活的时代侏罗纪后期,名称含义:长长的颈,体长4-8米,食性肉食。四支鳍肢的蛇颈龙是存在于侏罗纪晚期大型肉食性动物,滑行于海洋中以寻找鱼群或乌贼。简介 棱长颈龙(Cryptoclidus)是存在于侏罗纪晚期大型肉食性动物,滑行于海洋中以寻找鱼群或乌贼。据说它吞下石块以增加重量方便沉入海床寻找猎物。约八...
长头龙属(Kronosaurus)为来自澳大利亚的早白垩世上龙,长约12公尺(米),仅头骨即占去约3.7公尺(米)。薄片龙属(Elasmosaurus)其颈部有76个颈椎,长达13公尺(米)左右,头和颈约占体长的一半。发现 2009年英国考古学家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类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科学家进而推断这种动物2亿蛇颈龙年前生活在...
短颈龙(Brachauchenius lucasi),这种上龙科短颈龙亚科的古生物,曾经是白垩纪的霸主。🌍 它们生活在上白垩纪的土仑阶,大约9300到8900万年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摩洛哥。短颈龙是已知北美洲最后出现的上龙类之一,身长大约5米。🔍 短颈龙的显著特征是三角形、下颌联合很短的下颌,这在其他上龙科成员中是比较少见...
长颈龙(Tanystropheus) 发现地点:欧洲 生存时代:三叠纪,2.45亿年至2.28亿年前 物种体型:长约6米 物种食性:肉食性 物种分类:蜥形纲,原龙目,长颈龙科 ▼长颈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http://newdinosaurs.com 提起长颈龙,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些脖子细长的蜥脚类恐龙,其实长颈龙并非恐龙,而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爬行...
目前发现的较大的长颈龙标本有六米长,脖子三米长,但是奇怪的是对于这么长的脖子的动物来说,它们只有13根颈椎骨。我们在长颈鹿身上看到了同样的情况,长颈鹿和人类一样,只有7颈椎骨。但是长颈龙的脖子相当僵硬,用一根叫做颈肋骨的额外骨头来加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无法确定长颈龙是生活在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