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颈斑蛇,Plagiopholis unipostocularis Zhao and Huang,1979是一种游蛇科动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形态特征 小型蛇类,全长300毫米左右。头较小,与颈不易区分。上唇鳞5(2—1—2)枚,眶后鳞1枚,颞鳞1枚,第四枚上唇鳞与顶鳞相切(这几点明显区别于本属其他3种)。背鳞均为15行,光滑;腹鳞132枚,...
颈斑蛇,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 《三有名录》。属小型蛇类,无毒,全长约27.5-42CM,体较粗短,尾巴短;头短小,与颈部区分不明显,眼小。背面深棕红棕或红褐色,部分鳞
在我国分布的颈斑蛇属..属小型穴居无毒蛇类,小型蛇类。头小,与颈无区分,颈背有一大粗大黑斑;躯干圆柱形,背鳞平滑,通身15行;腹鳞圆出,肛鳞完整;尾短,尾下鳞双行。本属已知5种,分布于缅甸及越南北部;中国有4种。
终于凑够了4种颈斑蛇..云南颈斑蛇上唇鳞5枚,2-1-2,一枚上唇鳞入框。眶后鳞只有一枚,无颊鳞。 可以看到, 第四枚上唇鳞与顶鳞直接相切,所以无前颞鳞,只有一枚后颞鳞,0+1
福建颈斑蛇(学名:Plagiopholis styani)为游蛇科颈斑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颈瘢蛇。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甘肃等地,常生活于高山森林和竹林中。形态特征 小型蛇类,全长290~314毫米。头短小,略扁,与颈区分不明显。体圆柱形,短粗,尾短。上唇鳞6 (2—2—2)枚,无颊鳞...
颈斑蛇属 颈斑蛇属(Plagiopholis)是属于游蛇科下的一个属。下级分类 颈斑蛇:Plagiopholis blakewayi Boulenger,1893 缅甸颈斑蛇:Plagiopholis nuchalis (Boulenger,1893)福建颈斑蛇:Plagiopholis styani (Boulenger,1899)云南颈斑蛇:Plagiopholis unipostocularis Zhao and Huang,1979 ...
可以考虑放一个塑料盒或空心木棍,让蛇可以卷曲进去。为你的蛇提供一个定期补充水的碗。这既能为它们提供饮用水,也能让它们保持凉爽。确保您的蛇无法逃脱,以保证其安全。家中的其他宠物和人类会对斑带蛇构成威胁。此外,逃脱的斑带蛇可能会吓到不知道它是否有毒的人。2.给你的链蛇喂食。理想情况下,给它们...
近日,科考队员在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记录到罕见的蛇种——福建颈斑蛇,为湖州市首笔记录。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也为研究和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提供了基础信息。 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生物资源丰富,尤其是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
颈斑蛇,以其独特的中文正名为学术界的焦点。它的拉丁学名是P.blakewayi Boulenger,由Boulenger在1893年首次命名,赋予了这个物种科学的印记。在英文中,它被称为Neck-spotted snake,展示了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中的地位。在地理分布方面,颈斑蛇主要活跃在中国的多个省份,其中包括风景秀美的四川、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