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斑蛇,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 《三有名录》。属小型蛇类,无毒,全长约27.5-42CM,体较粗短,尾巴短;头短小,与颈部区分不明显,眼小。背面深棕红棕或红褐色,部分鳞
云南颈斑蛇,Plagiopholis unipostocularis Zhao and Huang,1979是一种游蛇科动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形态特征 小型蛇类,全长300毫米左右。头较小,与颈不易区分。上唇鳞5(2—1—2)枚,眶后鳞1枚,颞鳞1枚,第四枚上唇鳞与顶鳞相切(这几点明显区别于本属其他3种)。背鳞均为15行,光滑;腹鳞132枚,...
湖州首次发现罕见蛇种——福建颈斑蛇(记者:李沙楠 制作:小志) - 美丽湖州于202408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978.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颈斑蛇。颈斑蛇,游蛇科颈斑蛇属物种,背面深棕色、红棕色或红褐色,部分鳞缘黑色,显露黑网纹,杂有黄斑;体侧浅粉色,有黑斑,体表有金属闪光,颈背箭状斑不明显。 - 田鸡不是鸡于2023102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7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福建颈斑蛇(学名:Plagiopholis styani)为游蛇科颈斑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颈瘢蛇。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甘肃等地,常生活于高山森林和竹林中。形态特征 小型蛇类,全长290~314毫米。头短小,略扁,与颈区分不明显。体圆柱形,短粗,尾短。上唇鳞6 (2—2—2)枚,无颊鳞...
在我国分布的颈斑蛇属..属小型穴居无毒蛇类,小型蛇类。头小,与颈无区分,颈背有一大粗大黑斑;躯干圆柱形,背鳞平滑,通身15行;腹鳞圆出,肛鳞完整;尾短,尾下鳞双行。本属已知5种,分布于缅甸及越南北部;中国有4种。
缅甸颈斑蛇(Plagiopholis nuchalis),游蛇科颈斑蛇属物种,背面黑褐色或红褐色,许多背鳞边缘黑色,部分鳞缘白色,形成黑白网纹。 福建颈斑蛇福建颈斑蛇(学名:Plagiopholis styani)为游蛇科颈斑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颈瘢蛇。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甘肃等地,常生活于高山森林和竹林中...
颈斑蛇,是一种蛇类,学名为Neck-spotedsnake,由Boulenger在1893年命名。在中国,它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和云南三省。颈斑蛇的命名源自其颈部的斑纹特征,这种斑纹是其显著的外观特征之一。作为一种爬行动物,颈斑蛇具有独特的生态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颈斑蛇属于蛇科中的一个种类,其颈部斑纹使其在...
颈斑蛇是一种小型的蛇类,其体长范围在275-420毫米之间,身体较为粗短,尾巴相对较短。头部较小,与颈部的界限不太明显,眼睛也相对较小。头部的特征包括上唇鳞5片,排列为2-1-2,没有颊鳞,眶前鳞1片,眶后鳞2片,颞鳞1+1。背鳞总数为通身15行,光滑无刺,腹鳞数量在110-128片之间,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