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明确违法情形,规定法律责任。依据行政处罚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上位法和规章立法权限,明确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擅自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擅自举办社会性竞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活动等违法情形及法律责任。《办法》明确处罚程序,提升执法水平。注重与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的衔接,结合...
10日晚,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靳乐山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生态保护补偿法治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生态保护补偿全面立法的国家。中国生态补偿从最早的森林补偿开始,逐步扩展到草原生态补偿等诸多领...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于6月1日签发第50号教育部令,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规定,系统整合、创新完善了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分一般保护、专项保护、管理要求和保护机制等章节,...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
1949年4月25日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布约法八章:(一)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二)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凡属私人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农场、牧场等,一律保护,不受侵犯;(三)没收官僚资本;(四)保护一切公私学校...
近日,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办法》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具体内容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达到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2020年5月29日,在民法典通过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并就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民法典编纂具体工作的参与者、亲历者,我们倍受...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1980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同时废...
但是,这份中国颁布的法律,却引起了一些外国人的吐槽。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丹尼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