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济桥是古代泉州通往晋江的“孔道”,历史气息浓厚,为研究泉州地区古桥梁的发展历史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斯丹姜母鸭(涂门街总店) 4.1 分 84条点评 ¥78/人 闽菜 "堪称当地姜母鸭天花板,脱骨鸭肉香浓味足" 直线距离1.5km 张林阿山姜母鸭(泉州新华北路店) 4.7 分 20条点评 ...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历经多次修缮。1932年,为适应交通需求,桥梁被改建为四梁式变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原石桥板被拆除,古桥风貌大变。2000年,该桥因安全隐患被宣布为危桥,禁止通行,逐渐坍塌成断桥,现以遗址形式保存。🌳🌳🌳🌳 为缓解交通压力,旁边新建了一座顺济新桥。新旧两桥交相辉映...
顺济桥位于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横跨晋江两岸,以临近顺济庙(天后宫)而得名。顺济桥遗址 【顺济桥】顺济桥由南宋泉州郡守邹应龙于1211年主持建造,为梁式石桥,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东侧桥头指向德济门的方位。现存桥长约400米,共有船型桥墩及桥墩遗址约30处。顺济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
顺济桥横跨晋江之上,因近顺济宫(即天后宫)而得名;又因迟建于上游石笋桥,俗称“新桥”。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系泉州知州邹应龙主持修建,捐资大量来自居住泉州的外国商贾。顺济桥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用“筏型基础”法,全河床抛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史载...
顺济桥,这座连接泉州鲤城区江南街道与临江街道的桥梁,是福建省泉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横跨晋江,位于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因靠近顺济宫(天后宫)而得名,俗称“新桥”。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由泉州知府邹应龙利用外商修建城楼的余资兴建。自14世纪以来,这座桥经历了多次修缮。1932年,军阀陈国辉...
泉州市顺济桥 〈晋江〉〔〕[]{} 老百晓集桥注:左为新的顺济桥,右为坍塌的顺济桥。 老百晓集桥注:前为倒塌的老顺济桥,后面为新顺济桥。 顺济桥:俗称“新桥”,在泉州南门外,是横跨晋江的一座大桥。建于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全长一百五十余丈,是太守邹应龙倡建的,南端桥堡上勒“雄镇天南”四个...
🌉 顺济桥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横跨晋江江面,因靠近顺济宫(天后宫)而得名。这座桥梁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是福建历史上的名桥之一。顺济桥是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与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共同见证了海洋贸易推动下古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
顺济桥,这座坐落于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的古桥,以其横跨晋江两岸的雄姿和与顺济宫(天后宫)的紧密联系而得名。自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起,便由泰宁状元、泉州郡守邹应龙亲自督造,一直使用到20世纪。历经多次修缮,如今顺济桥以遗址的形式保留下来,成为泉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作为连接城市商业区与外界的...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9月30日讯 (泉州晚报记者 吴拏云)泉州顺济桥是由南宋泉州知州邹应龙于嘉定四年(1211年)主持建造的,为梁式石桥,一直沿用至20世纪。作为城市商业性城区对外衔接的交通枢纽,顺济桥遗址见证了泉州城市在海洋贸易推动下的发展,体现出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建造者邹应龙也因这座桥,...
在泉州古城的南门德济门外,横跨晋江两岸的顺济桥遗址,见证了宋元时期泉州的繁荣景象。这座古桥,历经800年的风雨,如今已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顺济桥,作为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古人视其为“下通两粤,上达江浙,实海国之冲衢,江城之险要”的交通生命线。🛤️ 它的存在,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