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世外道,又称“阿耆尼外道”或“裸形外道”,是古印度的一种哲学流派。该派别主张人生苦乐皆由自然法则决定,否认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宗教观念,强调人生的现实享乐和物质追求。其思想体系在古印度哲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主要观点 否定灵魂存在:顺世外道认为,人死后并无灵魂存在,身体消亡后...
顺世外道主张以唯物论之立场,认为地、水、火、风等四元素合成吾人身心,人命终后,四大随之离散,五官能力亦归虚空,死后一切归无,否认灵魂与轮回、业的存在。此派于认识论上主张感觉论,实践生活上则追求快乐。他们反对婆罗门的祭祀万能主义,倾向于诡辩思想。顺世外道进一步主张,世间一切生物、无生物...
顺世外道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流派)顺世者,梵名路伽耶Lok&amacron;yata,C&amacron;rv&amacron;ka。是教祖也。出生年代虽不明,然较释迦出世似少在前。其主张以否定圣教,拒绝道德徒满肉体之欲望为目的,唱极端之物质的快乐主义,故称为顺世外道。更多:https://www.bmcx.com/...
顺世外道,源自古印度吠陀、梵书、奥义书时代,彼时崇奉此道者被称为'迦尔瓦卡之徒'。这一唯物论快乐主义的哲学思想,其具体形成时间虽已不可考,但大致与佛陀同时代或更早。有人认为其教祖名为梵名 Loka^yata Ca^rva^ka(路伽耶迦尔瓦卡)。顺世外道并无经典流传,其思想主张多见于后世的佛教及...
🤨顺世外道为了证明前世后世不存在,他们运用了一正理、三比喻、四相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正理是前后世肯定不存在,因为现量没有见到之故。而三个比喻则包括:1)无有因的比喻,如草地上长出蘑菇;2)无有果的比喻,如灰尘被风卷走般不复存在;3)无有本体的比喻,外道典籍中说:“日升河水向下流,豌豆圆形刺尖长,孔雀翎...
🌻【顺世外道:佛在世时,有顺世外道,】什么叫顺世外道呢?【执著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意思就是说有一个【(极微者,】意思就是在这个世间有一个极微,极微的构成一定有,不能讲没有,而佛教讲是空的,是唯识所造,那么这个顺世外道:极微的东西一定存在,就是我们分割到不能分,【色法分割至最微之...
顺世外道,其本意是指【否定圣教,拒绝道德徒满肉体之欲望为目的,唱极端之物质的快乐主义】。即否定有轮回,否定有因果报应,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为追求现世的快乐为人生动力。换句话说,只要看看现在一般没有信仰的人,或是党内大部分人士,就知道什么是顺世外道了,O(∩_∩)O~...
顺世外道 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 高永旺译注 这时又有位顺世外道前来要求辩论,他书写了四十条顺世外道的教义,悬挂在寺门,说道:“如果有人驳倒其中一条,我就斩首谢罪。” 过了几天,无人出来应战。玄奘法师派遣房里的侍者出去,取下他的论义撕毁,用脚践踏。外道大怒,问道:“你是什么人?”侍者回答:“我是摩...
顺世外道论极微,分为三类:极精虚,即指心与心所;清净,指眼、耳、鼻、舌等诸根;非虚净,指色、声、香、味等之外法。极微概念,非顺世外道所独有,六派哲学中之胜论学派也有此说法,但两者描述各异。顺世外道认为“极微之外,世间即无余物”,而胜论学派则在四大种极微之外,另立“德”...
“顺世论(Lokayatika)”是印度古代哲学中最另类的一个派别,佛教称之为“顺世外道”。所谓“外道”就是在佛道之外另立他道而行。佛教对于外道一定要不遗余力予以破斥,因为不行佛道就会误入歧途,迷失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这关系到每个众生的生死大事,自然马虎不得。顺世论既然在佛道外而行,那么佛教对它的批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