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露林,历史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生课程,重庆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两路”精神、中共党史、交通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在《云南社会科学》《河南社会科学》和《世界地理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被《新华文摘...
工业革命以后,西欧更是进入了以全球市场引领工业发展的崭新时代,中国逐步落后由此形成经济发展的“大分流”。 (项露林,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博士生;张锦鹏,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原文刊载《世界地理研究》2019年第3期,今注释从略)
(项露林: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博士生;张锦鹏: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原文刊载于《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
“摘编”全文如下: 项露林、张锦鹏在《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撰文指出,就“湖域社会”转型而言,明代两湖平原全国粮仓的经济地位,是在明中叶开始大规模的垸田开发和渔业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形成的。明前期,两湖平原渔业经济一度极其繁荣,其经济地位仅次于农业;明中叶前后,垸田农业开始大规模兴起,渔业生产空间遭到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