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项斯就进士及第,步入了仕途。“逢人说项”成为一个成语,比喻到处为人说好处,推荐他。项斯的名气响了一千多年,他是台州人,也是台州的第一位进士。作为台州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诗人,项斯在浙江仙居县历史上更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是仙居人的骄傲。如果没有杨敬之“慧眼识英”,项斯也不可能扬名长安...
《山行》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写山水,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了勃勃生机。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绘影绘声,如歌如画,引人入胜。作品原文 山行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
关于交友方面的诗,占据项斯总诗较大比重。因为他困顿于乱世,内心孤独又无奈,又渴望得到友人慰藉。在他的交游诗中,友人身份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感情细腻,洋溢着诗人真情实感,反衬出诗人忠于友情,坦诚待人的高贵品格,这样优秀的品格在乱世混沌下,实属难得。值得一提的是,项斯的一部分诗具有很强批判意义。他是...
项斯在边远地区奔走几十年,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谋生上,显然很难有机会结交到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大佬朋友。从他的众多赠诗看,他结交的朋友不少是僧道隐者之流,还有退役的将军,落第的考生,流放的犯人,没有功名的处士,当然不可能帮助他越过龙门。即使有几个当官的朋友,如欧阳...
首先是项斯写“宫女当道士”的诗篇《送宫人入道》:“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唐代崇尚道教,宫廷中也颇多道家色彩,公主郡主都喜欢入道修习,至于宫女之流更是数不胜数。这类题材的诗在唐诗里...
项斯就是仙居历史文化其中一个代表,他的思想主张有着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 项斯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代表性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儒家文化始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儒家学说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无论是从少年...
不过对项斯的仕途起到重要作用的,还是“到处逢人说项斯”的作者——杨敬之。据说,项斯到长安后,为了能够谋求远大发展,他将得意之作投递给杨敬之,后者对项斯的人品和才气大加赞赏。在杨敬之的大力引荐下,项斯声名远扬,最终进士及第。虽然项斯存世之作并不多,但内容丰富多彩,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项斯生活...
极口项斯,汉语成语,拼音是 jí kǒu xiàng sī,意思是谓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出自《与钱象先书》。成语解释 指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成语出处 明·...
项斯村,位于仙居县福应街道。顾名思义,项斯村是项斯的老家。项斯,唐朝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台州第一个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个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有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国子祭杨敬之读了项斯的诗作后,大赞:“几度见君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