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到秀州(今嘉兴境内)的时候,韩世忠称病停下来扎营,实则是却大张旗鼓的打造攻城器械,苗傅、刘正彦听说韩世忠来了非常害怕,于是以赵构的名义命令韩世忠到江阴驻扎,韩世忠好言好语的接待了苗刘二人的使者,苗刘二人觉得韩世忠可以进行谈判非常高兴,宰相朱胜非跟苗、刘二人说,如果想要劝降韩世忠,不如派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去...
韩世忠晚年隐居于浙江杭州,他经常骑着骡子,独自在西湖边游览。有一天他偶然到了西湖之畔的香林园,看见苏轼的孙子、礼部尚书苏符(字仲虎)的府上正在举行盛大宴会,词人便毫不客气地直接入席。大家看见这位老将军,都非常高兴,最后皆尽醉而归,后来韩世忠专门作词二首表示感谢。这首《临江仙》,表达了作者晚年看淡名...
人物简历韩世忠(1090-1151年),字良臣,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人,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为“中兴四将”。韩世忠在抗击西夏、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曾驻军厂头镇(...
韩世忠驻守在松江、江湾和海口一带,当他听到金兵撤退的消息时,便立即分兵把守要地,准备乘机斩杀金兵。宋军的埋伏差一点就捉到了金兵元帅兀术。兀术是一个好战的将领,他挑战韩世忠,安排会战。韩世忠接受了敌人的挑战,与其在江中约定时间进行了战斗。由于金兵缺乏水战经验,韩世忠利用这一弱点,封锁长江,多次打...
苏州离杭州近,皇帝可以及时知道韩世忠动向。且苏州是东南重镇,经济异常繁华,世忠退隐此地,也能展现朝廷对功臣的重视。韩世忠本人可能觉得在天子脚下仰人鼻息,生活不自在,遂决定在苏州安享晚年。以韩世忠在苗刘兵变中的救驾之功,皇帝还是会给面子。最关键的是梁红玉在抗金战争中早逝,韩世忠将其安葬在苏州灵岩山下...
1、韩世忠曾救过宋高宗 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他本是后周的武将,后来却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篡夺皇位。他即位后,害怕手下步他后尘,于是极力削弱武将势力,这样一来也导致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到了南宋,虽然名将辈出,却屡屡有奸臣干扰,主战派的岳飞被杀,其他支持岳飞主张的人也被杀了,但韩世忠却能...
南宋有“中兴四将”,即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岳、韩二人军功卓著,但张、刘二人就有凑数之嫌了,张俊还因为参与陷害岳飞,成了岳庙五大跪像之一。两宋时期重文抑武,武将们的文化涵养极高,岳飞、韩世忠也是如此。岳飞传世诗词有《满江红》《小重山》,还留下了草书《悼古战场》《前后出师表》等,是人们心目...
岳飞之后,韩世忠几乎是南宋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将领,岳、韩二人同样出身贫寒门第,但岳元帅从小“沉厚寡言,常负气节”一看就是今后要干大事的人。反观韩世忠的少年时期,完全没有其日后英明神武的影子,甚至可以用不堪回首来形容。1090年,韩世忠降生于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因家境贫寒,从小便在...
人们常认为宋朝的样貌是风雅、精致。而这两首《满江红》,也让人们看到了宋朝壮阔、壮烈的一面。韩世忠起自行伍,以军功而至将帅,他的民族气节和清正本色,为宋朝增添了一份血性和风骨。以身许国 忠诚报国 建于榆林绥德城南一步岩的蕲王庙,在战乱和时光的双重冲刷下,也逃脱不了被毁或者荒芜的命运。但与其他建筑...
宋金战争爆发后,韩世忠率部转战州(今河南浚县东南)、庆源府(今河北赵县)、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等地,以少击众,是北宋末年官军中少见的一支劲旅。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赵构即位,韩世忠任御营左军统制建炎三年,以镇压临安苗傅、刘正彦政变有功,驻守镇江。 金完颜宗弼率军渡江南侵,韩世忠退保长江口一带,在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