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叶蕨植株的高度在28-48厘米之间,其根状茎短小,直立,连同叶柄紧密覆盖有鳞片;鳞片呈现出棕色,形态为心脏形或卵形,先端呈现出纤维状,边缘带有睫毛,质地较为薄。叶片簇生,二型性,叶柄的长度在10-23厘米之间,直径在2-2.5毫米,呈现禾秆色。可育叶叶片的形状为阔披针形,长度可达25厘米,宽...
阔镰鞭叶蕨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其植株的高度可达52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与叶柄和叶轴紧密覆满了棕色的卵形鳞片,这些鳞片尖端尖锐,边缘还带有细小的睫毛,为植物增添了独特的质感。叶簇生,分为两种类型。可育叶叶片呈阔披针形,长度在13-24厘米之间,宽度为5.5-10厘米,顶端呈短渐尖,顶部边缘...
鞭叶耳蕨,一种生长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的鳞毛蕨科植物,其全草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鞭叶耳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乳痈、疖肿、肠炎等疾病。 小王是一位年轻的白领,最近因为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不幸患上了肠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尝试使用鞭叶耳蕨煎汤服用。
1.鞭叶耳蕨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叶片形状独特,呈鞭状,颜色鲜绿,质地柔软。2.鞭叶耳蕨的叶子通常较大,长度可以达到几十厘米,宽度则在几厘米左右,边缘有锯齿。03 3.鞭叶耳蕨的叶子表面光滑,背面则有细小的鳞片覆盖,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它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2.鞭叶耳蕨的生长环境 01 1.鞭叶耳蕨主要...
鞭叶耳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Biān Yè ěr Jué 【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m (Maxim.)Diels[Aspidium craspedosorum Maxim.]...
鞭叶耳蕨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质与归经:性质:鞭叶耳蕨性质为苦寒。归经:归心、肝、大肠三经。主要功效:清热解毒:鞭叶耳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热毒症状。主治症状:乳痈:对于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的乳痈症状,鞭叶耳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疖肿:对于皮肤局部红肿热...
鞭叶耳蕨的功效与作用有清热解毒,一般情况下可以治疗患者出现的肠炎或者是疥疮。鞭叶耳蕨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药物,这种药物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健康内服,也可以捣烂以后局部敷在皮肤上,对于身体当中出现的一些某种疾病能够达到一个治疗的效果。
鞭叶耳蕨的功效与作用 鞭叶耳蕨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乳痈;疖肿;肠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肠炎、乳痈、下肢疖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 别 名:华北耳蕨 来 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类 别:本品性质为苦寒,归心、肝、大肠三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 治:适用于乳痈、疖肿、肠炎等症状。内服时,煎汤服用,每次剂量为10-15克;外用时,鲜品捣敷患处,或研末敷患处。附方:针对水肿问题,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