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苞鞘花(Elytranthe albida (Blume) Blume)为桑寄生科大苞鞘花属下的一个种。形态特征 整体 灌木,高2-3米,全株无毛;枝条披散,老枝灰色,粗糙。叶 叶革质,长椭圆形至长卵形,长8-16厘米,宽4.5-6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圆钝;侧脉稍明显;叶柄长2-3厘米。花 穗状花序,1-3个生于老枝已落叶腋部...
有消食化积,降脂降压,预防冠心病等功效,具体用法以前介绍过,不再重复了。 这次采的山楂树寄生,一棵树上长了两种,其中一种寄生叫鞘花,我见其果实长的好看,所以就拍了几张照片。 鞘花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Van Tiegh.桑寄生科 鞘花属。 灌木,全株无毛;小枝灰色...
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腋生,稀顶生;花两性,4-6数,辐射对称,每朵花具苞片1枚;花托卵球形至坛状;副萼环状,全缘或具4-6浅齿;花冠在花蕾时下半部通常具棱,上半部通常椭圆状,直立,花瓣离生;雄蕊通常着生于花瓣中部,花丝短,花药椭圆状,2-4室,药室具横隔或无;子房1室,基生胎座,花柱柱状,具四至六棱,通常在...
鞘花属,隶属于桑寄生科,全球约有40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在中国,鞘花属共有3种,分别是鞘花。鞘花在中国被用作药用植物。鞘花属植物的叶排列为对生。其花朵为两性,共有6个数,形成总状、穗状或伞形花序。花基部带有1片苞片和2个小苞片。花朵的花被片合生,花管部分膨胀。花药的基部...
穿鞘花原产于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贵州、福建等地,在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至中南半岛也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1000-1700米的山坡林荫处或沟谷林下。穿鞘花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味苦、性寒,归经,肾二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跌打损伤、尿路感染、淋病、毒蛇咬...
三色鞘花(Macrosolen tricolor (Lecomte) Danser)是桑寄生科鞘花属植物。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0.5米,全株无毛;小枝灰色,具皮孔。叶革质,倒卵形至狭倒卵形,长3.5-5.5厘米,宽1.3-2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稍下延,具基出脉3-5条;叶柄长2-3毫米。伞形花序,1-2个腋生,稀于小枝已落叶腋部,总...
全株药用,广东、广西民间以寄生于杉树上的为佳品,称“杉寄生”,有清热、止咳等效。 来源:茎、叶主治病症:祛风除湿,清热止咳,补肝肾。用于痧症,痢疾,咳血,风湿筋骨痛。
阿库纳鞘花,学名Macrosolen acunae,是一种在马来西亚的姆鲁山国家公园发现的神秘花卉。虽然网络上只有图片,但尚未鉴定出具体种类的信息。最近,有花友在姆鲁山国家公园拍摄到这种红到过饱和的鞘花属植物,引发了人们对这种花卉的好奇。经过一番搜索,我们在phytoimages上找到了同种照片(图1-3),以及在flickr和inaturalist...
小苞片则是三角形,基部稍微相连。花托呈长圆形,长度约为2到2.5毫米。花冠的颜色是鲜艳的橙色,下半部分较为膨胀,裂片呈披针形,向外弯曲。花朵的特征十分独特。果实接近球形,颜色为橙色,长度大约为8毫米,直径7毫米,表面光滑。花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2月至5月。这是鞘花的一些关键特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