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两种化石对于研究鞘翅目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种是在苏联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的一种甲虫 Tshekardoco-leus magnus(属于原鞘目的一个已灭绝的科Tshekar-docoleidae)的鞘翅,克劳森(1960)指出:它的翅脉特征界于鞘翅目的长扁甲型与广翅目的泥蛉型之间,可以作为鞘翅目与广翅目亲缘关系的直接证据。另...
鞘翅目体型大小差异甚大,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多样,10-11节;前胸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为角质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质;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足型。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鞘翅目是一类全变态昆虫,隶属于全变态类。鞘翅目最主要的特点是前翅特化为一层硬质的外壳保护后翅以及脆弱的腹部。鞘翅也可以用来...
原鞘亚目(学名:Archostemata)是昆虫纲鞘翅目下的一个亚目,也是种类最少的亚目,其下有长扁甲总科(Cupedoidea),有数个科,包括较为知名的长扁虫科(Cupedidae)、微长扁虫科(Micromalthidae)、澳洲长扁虫科(Ommatidae)与沟胸长扁虫科(Tetraphaleridae)等等,共有约50种昆虫包含于此亚目中。 1.形态特征 前翅...
鞘翅目Coleoptera,中文名甲虫或甲,体躯坚硬,前翅角质 化为鞘质,它是昆虫纲已知种类最多的目,全世界已知约36万种,占所有昆虫的1/3,中国已知约1万种。是昆虫纲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目。1.主要识别特征(成虫)1.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2.前翅为鞘翅;后翅膜翅,翅脉少;3.前胸背板发达,中胸仅...
首先我们来介绍鞘翅目的三朝元老们-原鞘亚目(Archostemata Kolbe, 1908)。原鞘亚目下属八个科,坎坎坷坷到了现在只剩下了五个科,其中还有三个科都只有一种,属实是孤军奋战。原鞘亚目整个亚目的现生种类加在一起不过50多种,大部分都是长扁甲科的成员(眼甲科6种,剩下的三个科各1种)。这一类十分原始的昆...
鞘翅目:昆虫界的璀璨星群 鞘翅目:昆虫界的璀璨星群 初次提及鞘翅目,或许你会感到些许陌生。然而,它们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别名——“甲虫”。想必许多人都曾在童年时期,拿着甲虫吓唬过女孩子吧?那么,你是否了解哪些日常可见的昆虫,其实也隶属于鞘翅目呢?鞘翅目这一昆虫大类,其实包含了许多我们日常可见且...
鞘翅目(通称甲虫)体型口器类型触角类型翅类型变态类型食性其它小至大型咀嚼式形态多变前翅鞘翅,后翅膜翅完全变态食性复杂,多为植食性 幼虫多为寡足型;离蛹;成虫多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1金龟甲科 触角鳃叶状,前足开掘足。成虫取食植物的叶片、嫩芽等;幼虫体成“C”形(即蛴螬形),常为害幼苗的地下部,有的...
在种类非常多样的鞘翅目(甲虫)下,共有4个亚目,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经常能看到的甲虫,大多属于肉食亚目(包括步甲、龙虱等)和多食亚目(包括隐翅虫、金龟、吉丁、叩甲、叶甲、天牛、拟步甲、象甲等等),而相对少见且现生种类最少的亚目类群就是原鞘亚目Archostemata。这个亚目的现生科只有5个(长扁甲科、眼甲科、复变...
鞘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通称“甲虫”。种类有330000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在我国记载7000余种。它们的前翅呈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因此而得名。 外骨骼发达,身体坚硬,因此能够保护内脏器官。体型的变化甚大。此类昆虫的适应性很强。有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广:分为植食性--各种叶甲、花金龟,肉...
步甲科——多样且常见的鞘翅目昆虫 步甲科,这一类甲虫以步行迁移和觅食为主,并不擅长飞行。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成为了分布广泛且极为常见的一大类昆虫。在新的一年里,愿我们都能如虎添翼,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芽斑虎甲 这种被人们亲切称为“引路虫”的甲虫,总是以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