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苞菊(原变种)是多年生草本,有粗壮的根状茎,基部为厚层残存的枯叶柄所紧密围裹成径达6-7厘米的块状体;茎基被棉状污白色厚茸毛,上端有少数稀多数簇生或单生的花茎。花茎不分枝,长2-4厘米,柔弱,径约2毫米,被白色密茸毛,稍有沟,无叶。形态特征 叶多数生于茎基上成莲座状叶丛,通常长7-15厘米...
革苞菊为强旱生植物,主要见于内蒙古中西部的荒漠草原地带,多与小针茅等植物群落伴生,在荒漠砾石质坡地上形成局部小居群。革苞菊为独立属,无亚种分化,但因微生境的差异而产生了卵叶变种,在叶片形态上有一些微小差异。革苞菊正种主要分布在阴山以北、阿拉善北部荒漠戈壁里,变种...
革苞菊(拉丁学名:Tugarinovia mongolica Iljin)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革苞菊为强旱生植物,主要见于荒漠草原或荒漠地带。生长区的年降水量80~250毫米。在荒漠草原中,主要为小针StipaklemenziiRooshev群落的伴生成分,常散生于砾石质坡地的上部。在荒漠中,生长于石质残丘顶部,可形成局部的革苞菊小居群。生于海拔1000m~...
革苞菊是一个独立种。因此,革苞菊属包含了2个种。革苞菊为北阿拉善一东戈壁分布种,卵叶革苞菊为南阿拉善东部(桌子山-贺兰山)低山丘陵分布种,二者形成明显的替代分布格局。该属为阿拉善荒漠特有属,亦为蒙古高原特有属。 保护措施 建议在革苞菊分布区内,...
革苞菊属(学名:Tugarinovia Iljin )是菊科的一个属,该属为具有有葶状茎的多年生低矮草本。该属共1种,分布于中国内蒙古中部和蒙古南部。该属为中国阿拉善荒漠特有属,亦为蒙古高原特有属。 具有顶端具刺的羽状裂片和基部扩大被棉状茸毛的叶柄、花柱基部在子房上围有冠状具5齿的附片和瘦果有细沟无毛是该属的...
卵叶革苞菊 种拉丁名:Tugarinovia mongolica Iljin var. ovatifolia Ling et Y.C.Ma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革苞菊属 属拉丁名:Tugarinovia 国内分布:产内蒙古中部。生于干旱草地,海拔1500米。国外分布:也分布于蒙古南部。命名来源:(中国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植物志:75:248 ...
然而,我们此文不是谈旅游,而是介绍一种阿拉善特有的一种濒危珍稀野生植物,面对阿拉善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惧干旱严寒,傲立风沙之中,亿万年来顽强生长,不懈繁衍,成为古地中海退却后少有的几种古老孑遗植物之一,那就是革苞菊。 革苞菊(拉丁学名:Tugarinovia mongolica Iljin),为菊科、旋覆花族、革苞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革苞菊,是一种属于菊科的植物,其学名是Tugarinovia mongolica,它在中国享有特殊的地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一决定源自1999年8月4日国务院的批准。革苞菊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部特征独特,顶部包裹着多层棉毛状的枯叶柄纤维,没有地上茎。其叶片基生,呈莲座状,叶片质地坚韧,...
革苞菊是一种适应极端环境的植物,它被归类为强旱生植物,主要分布于严酷的荒漠草原或荒漠地带。这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极为有限,其生长区域年降水量仅为80-250毫米,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存能力。在荒漠草原的生态系统中,革苞菊通常作为小针茅Stipaklemenzii Rooshev群落的伴生植物,它们散落在砾石质坡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