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立校,文化制胜,学校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山西新东方面艺表演社团的师生将继续让自己手中的“面团”发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山西面食的精髓挖掘的更深,并与更多新鲜的艺术元素相结合,从而做好面食文化的传播使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面食制作的魅力。
[艺览天下]《面艺表演》 表演:闫锦超 选集 更多 《艺览天下》 20250329 走进重庆大足石刻 揭秘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艺览天下》 20250322 走进重庆大足石刻 探访中国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 《艺览天下》 20250308 探访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下) 《艺览天下》 20250301 探访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上) ...
尊师重道,薪火相传。2024年8月1日,流金仲夏,气淑风和,恰逢建军节,辽宁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面点专委会执行主席、老边饺子非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郑春香大师在沈阳老边饺子馆开山收徒。仪式由辽宁省烹协特邀副秘书长、大连商业学校教师武军主持。 郑...
8月23日晚,2024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即将开幕,大会主要活动之一的中国非遗面食技艺秀也将于当晚亮相。作为传承与弘扬面食技艺的重要舞台,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面艺表演社团将在非遗面食大会上带来精彩的非遗面艺表演,向世界展示中国面食文化的无限魅力与活力。(山西新东方面艺社团表演资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这是...
花饽饽面艺。花饽饽面艺讲究纯天然手工制造,原料全部采用优质的面粉和新鲜的瓜果蔬菜,无任何色素添加,佐以牛奶、白糖、红糖、鸡蛋等多种健康食材,之后采用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利用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工具,做出各种复杂的面艺造型...
在山西新东方,学校通过现代烹饪教育的方式,将古老的面艺技艺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精湛的技艺,更能深刻理解每一道面食背后的故事与情感。这种匠心独运的传承方式,让非遗面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新的生命力。回望过去,非遗面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展望未来,山西新东方...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北京北路的“好食运面艺店”,跟随店主体验做花馍,感受一块块普通的面团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寓意美好、造型独特的“艺术品”。“小时候逢年过节,老一辈经常做花馍”这间位于居民小区的“好食运面艺店”,由57岁的尚丽和丈夫赵明武经营。早上9时,夫妇俩已经开始在...
面花、面塑、面艺,中华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 本图集文字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金皇甫” 黄甫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这个舒适宜人的美好日子里,首届秦、晋、蒙三省面花大赛在素有“金黄甫”之称的府谷县黄甫镇隆重开幕。 来自三省区25个代表队160多人参加了此次比赛,榆林市旅发委副主任刘锦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花饽饽到底怎么做?日前,记者来到张华的面艺工作室,跟着学做花饽饽。“花饽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果蔬花饽饽,以食用为主;第二类是观赏花饽饽,运用风干技艺成型,主要用于观赏和收藏。”张华笑道,“今年是龙年,咱们就结合醒狮造型,一起做一款果蔬‘龙饽饽’。”花饽饽健康好吃,选料有讲究。“面粉要精细...
面艺是以各种面粉为基础材料制作出各种花色和造型的方法和工艺。在昌邑,除日常食用外,多半为各种民俗活动而制作,因此,不同的民俗事象,往往有不同造型的面艺。昌邑面艺是以小麦面粉、穄面、小米面等为原料,以“老面”为引子的发面食品,因多在春节期间用于祭拜、馈赠和食用而得名,其制作技艺在昌邑及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