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统筹涉农环境保护立法,鼓励市州出台地方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以及乡镇(街道)的监督管理职责,细化污染防治标准、具体举措以及环境质量目标。推进治理标准化。一是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标准体系,明确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废弃...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分别是:污染现状底数不清、法规和标准建设有待完善、治理理念和方法还不够系统科学、管控成效不显著。以治理理念和方法为例,治理主要靠经济激励,相关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性不强,在政策制定、实施和绩效评价中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治理以“堵”为主,没有...
把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理念,畅通了“残膜回收”的堵点难点,有效促进废弃农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遏制了田间“白色污染”。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管,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1、科学施肥和农药管理 推广科学的施肥和农药管理方法,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精确施肥,减少过量使用。提供农民培训,加强对合理农药使用的教育,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农药的使用。2、改善耕作方式 推广保持耕地覆盖的方法,如植树、草带、秸秆还田等,减少土壤侵蚀。引导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面源污染问题,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面源污染防治对接碧水保卫战的需求,国家农村农业部专门制定了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面源污染治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我国面源污染研...
首先,综合布局“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措施,强化科技赋能力度。一方面,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五料化”利用、农膜回收等行动,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推动种养循环,因地制宜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库。另一方面,推进田内拦截技术、离田拦截技术等的推广和应用。比如秸秆可直接还田,可过...
以下是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5点阐述:一、土壤保护和改良:1. 合理施肥: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化肥的过量使用和不当施肥。采取合理的施肥方式,如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精准施肥,合理配比肥料种类和用量,避免肥料的过度积累和流失。2. 绿色覆盖:农田绿色覆盖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采取植物覆盖措施,...
2021年,大理市被列为全国26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试点之一,古生村为试点区域的重点。8月16-17日,第一财经记者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经过努力,大理市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洱海水质连续3年为“优”。这背后,有着农业科技团队的身影,也有支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企业的身影。他们用科技...
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体。生态沟渠技术则是利用生态沟渠等自然净化系统,对农田排水进行净化处理,降低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垃圾分类与资源化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