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曾经声名远扬的北京“面人郎”,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面人郎”。12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出很完整的作品了。17岁那年,我决心不仅要精进手艺,还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超越我的父亲、我的爷爷,把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上图 北京面人郎,北京市海淀区传统美术,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图 北京面人郎这一民间面塑艺术由郎绍安(1909年—1992年)所创,他曾跟从“面人大王”赵阔明学艺,后形成自己的面塑艺术风格。郎绍安九个子女中,有五个传承了面塑技艺:大女儿郎志英、三女儿郎志丽、大...
北京面人郎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02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346号4幢A10,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不含演出);销售工艺品;承办展览展示活动;经济贸易咨询;文化咨询。(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
简介:北京面人郎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文化艺术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78.5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北京面人郎文化有限公司商标信息7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4个。 展开 财产线索 线索数量15财产类型1 ...
郎佳子彧,围绕在他身上的“标签”和光环可不止这些:95后,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参加过《最强大脑》,也曾为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外国元首展示面塑。今年初,他还荣获了“2022北京榜样”年榜人物。郎佳子彧的爷爷正是冰心曾拜访并创作《“面人郎”访问记》中的“面人郎”郎绍安,...
面人也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它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百姓喜爱。面人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到了明清时期,面人逐渐脱离食用功能,成为了民间工艺品。 “北京面人郎”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面塑艺术,这一技艺系由郎绍安(1909—1992)...
郎佳子彧23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郎”的第三代传人。这一京派面人流派正是他的爷爷郎绍安开创的。面人根植于中国的乡土文化,这项历史悠久的技艺无言记录着时代的流转变迁。虽然从小就浸润在传统艺术里,郎佳子彧可一点也不“老土”。除了面人,他也爱打篮球,喜欢乔丹、科比和樱木花道,拍过纪录片,是...
第一代面人郎叫郎绍安,1909年生于北京西城大喜鹊胡同,满族镶红旗钮祜禄氏。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跟随赵阔明学艺。 赵阔明也是北京人,他的面塑技艺是在他流浪到天津时跟着天津的一位韩姓面塑师父学就的,只可惜,他才刚刚学习了七个月,师父便得了重病撒手人寰,自此,赵阔明便只能自己钻研。
在北京,有一间摆着形态各异、新旧面人儿的工作室,主人是一位“95后”“精神小伙”,名叫郎佳子彧,殊不知他是“面人郎”的第三代传承人。面人儿们这些年见证了他许多高光时刻: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中,他以11分51秒48的惊人成绩斩获“龟文骨迹”关卡第一名;北京冬奥会期间,他与摩纳哥亲王一起捏...
面人郎”名叫郎绍安(1909—1992),北京满族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其师傅是著名的“面人大王”赵阔明(1900—1980)。郎绍安在旧社会耍手艺30多年,他的面塑作品题材广泛,有反映三百六十行和各种民俗的作品,如:“剃头的”、“耍猴儿的”、“逛庙会的”等。面塑大部分制作工具都是自己手工做的,最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