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T型非衣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东屯渡乡(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是马王堆汉墓的众多随葬品之一。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帛画用三幅棕色细绢拼合成“T”形,顶系有丝带,在四角缀有青黑色的麻绦带。出土时画面向下,覆盖于内棺上。根据记载,这种形式的帛画在当时称为“非衣”,是出殡时张举的铭旌...
汉代“T”字形帛画是汉代绘画形式的一种体现,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的绘画面貌。此帛画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墓和3号墓,在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形旌幡帛画,其全长2米左右,构图基本相同,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描绘墓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描绘神怪、龙蛇、大鱼...
🍄一段整理马王堆T型非衣帛画小科普: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东屯渡乡(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是马王堆汉墓的众多随葬品之一。据墓中出土的随葬器物的列表“遣册”竹简记载,它的正式名称叫做“非衣”。“非衣”系出殡时张举的铭旌,构图分为天上、人间、冥府三部分,主题思想通常认为是“引魂升天”,也有人认...
在他的墓葬里,出土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显示了主人的财富、其中1号墓、2号墓出土了“T”字形的旌幡类帛画,像衣服又不是衣服,色彩绚丽,表现力丰富,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根据随葬的“遣册”竹简可知,这个帛画的正式名称叫做“非衣”。 1号墓非衣上,自上而下描绘了天上、人间、水界的景象。 在天上,有一位躯...
似衣非衣引魂灵 关于T形帛画的作用,至今说法也各异,最大众的说法是起引导亡者灵魂升仙的作用,也正和画中的内容相合。在出土的遣策中称它为“非衣”,或许是因为它的外形很像展开的衣服,但是却并非穿在身上的衣服。 古画丧礼中的魂幡 这幅帛画在丧礼中或许被当做“魂幡”使用,在古代的葬礼中,人们会在出殡时由...
它就是从2000多年前的西汉穿越而来,来自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的T形非衣帛画。 单从材料的角度上看这已经是一件重量级宝物了 刚看到这幅画全貌,你可能会说:这画,为什么会画在一件衣服上? 从外形轮廓上看,它太像一件宽大而华丽的衣袍了。但实际上,这就是一块专门用来作画的平面丝绸,上面的颜色来自矿物颜料。
马王堆汉墓中遣册记载,T形帛画名为“非衣”(以“似衣而非衣”得名。“),是墓主灵魂升天的媒介。帛画设计的空间与图像组合,描绘了通向天国的仪式与途径,体现了汉代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画面充满自然气息、神秘意味和浪漫色彩。多重古代神话和人们永生愿望浑然融合。
「文化源流」T型帛画,似衣而非衣 西汉,绢本,设色,长205cm,上宽92cm,下宽47.7cm。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该墓为西汉长沙相轪侯利仓之妻墓。帛画为导引死者升天的幡引,又称非衣。呈“T”形,分段描绘天上、人间、地下的现实生活与幻想神话传说景象:日月、天门、女娲、扶桑;贵族拥役仆婢、鼎壶...
而这幅马王堆的帛画,已经把整个宇宙完整地呈现出来了。画面的构成、神仙的位置安排和每个神仙担负的责任,大多能和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一一对应起来。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你都不会感到陌生。首先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图片 这件作品叫做“非衣”,意思就是,它不是衣服,但是看起来就像是一件古代的带袖子的长袍,呈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