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强调完善种猪生物安全体系,完善准入管理,将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主要疫病监测结果作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种公猪站、战略种源基地遴选和核验的考核标准。非洲猪瘟和蓝耳病要实现净化,即不免疫无疫。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的目...
据马国媒体报道,雪州兽医局局长哈苏扎娜2月25日在沙亚南的雪州兽医局总部召开记者会说,1月28日以来,当局已对州内瓜拉冷岳和雪邦114家养猪场的约25万头猪进行筛检,证实56家养猪场的约7万6000头猪感染非洲猪瘟。当局已经下令业者必须...
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高温潮湿天气,做好猪舍的降温、通风和除湿,提高猪群舒适度,减少猪只应激反应,提高猪的免疫抵抗力。加强对饲料储存场所的日常巡查和霉菌毒素检测,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且毒素不超标,必要时可使用放置生石灰等方法降低仓库...
4.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 非洲猪瘟病毒可在不同的循环中持续传播。在FAO兽医手册当中,详细介绍了非洲猪瘟的多种传播循环:丛林传播循环、蜱——猪循环、家猪循环、野猪循环。归纳起来,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蜱——猪之间的循环传播,另一种是猪——猪之间的循环传播。
这就要从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说起。因为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泔水、物品等传播。所以,如果生猪感染疫情,它会传播给养殖场内的其余生猪,如果病猪被长距离运输,一路吃喝拉撒留下病毒,可能会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如果病猪被食用,可能会通过泔水再次进入养殖...
②若A组猪的抗ASFV抗体含量增加,B组猪的抗ASFV抗体含量增加,则非洲猪瘟病毒(ASFV)属于胸腺非依赖抗原。 故答案为: I.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 识别和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骨髓造血干 II.②胸腺 ③向A、B组猪注射适量且等量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试用疫苗 ①不变 增加 ②...
传播主要有丛林传播循环、蜱-猪循环、家猪循环和野猪-栖息地循环等四种方式,非洲猪瘟潜伏期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4-19天之间。病毒感染48小时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在这前48小时内,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已有大量病毒,所以潜伏期是最具有传染性的,非洲猪瘟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肌肉等多种途径...
选取以下任意一种程序用于灭活猪粪便和粪便中ASFV 1)≥55℃湿热处理至少一个小时; 2)≥70℃湿热处理至少30分钟。 三、针对非洲猪瘟消毒剂的选择 非洲猪瘟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弱,一般的消毒措施都可以将病毒杀灭,但是在感染病猪组织以及在低温的条件下病毒存活时间可达 6个月以上乃至数年。
猪疫苗毒,是指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该毒株比非洲猪瘟野毒少1-2个基因,所以致死能力较弱,但也可以引发慢性症状。 该毒株引发的早期典型临床症状不多,当猪的免疫系统持续受到侵害,甚至完全崩溃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这导致难以进行定点清除疫苗毒,还会产生多种无法控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