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除了在四川攀枝花,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多省份都发现过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赵力介绍,非洲大蜗牛也叫褐云玛瑙螺。“它们的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可长到超过20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在雨后及夜间活动,白天几乎看不到。”据悉,非洲大蜗牛的食物包括农作物...
8月27日晚上8时许,家住攀枝花市仁和区某小区的杨女士回家时,在自家楼下发现一只巨大的蜗牛,被彻底惊住了,“40多年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蜗牛!”小区其他居民听闻后,也陆续赶来看稀奇,拍下了蜗牛比拳头大的合影,也有了与小女孩脚对比的视频。“蜗牛很奇特,个头特别大,外壳形似螺状,黄褐色还带有花纹...
这还没完,亚洲这边听说这种蜗牛个大肉多,因为爱嘬螺蛳,想着蜗牛和螺蛳长得也差不了多少,于是引进非洲大蜗牛,来了之后也是因为养殖场不注意,非洲大蜗牛逃跑。由于亚洲地区温暖湿润,非洲大蜗牛很喜欢这里的气候,于是这货就在我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安顿了下来。很快,美国也知道了非洲大蜗牛的事情,美国人一向不走...
非洲大蜗牛主要以一些绿色植物为食,包括各种植物的根茎绿叶。在饥饿的时候,它们还会吃纸张,提取当中的植物纤维素,来维持生命,有时甚至会同类相食。即便是它们,也有挑食的时候,非洲大蜗牛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葱姜蒜这类刺激性的食物。如果不是特别饥饿,它们也不会吃杂草。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它的危害远超其他...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非洲巨螺、菜螺、花螺等),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玛瑙螺科、玛瑙螺属,原产于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随着引种需求,已扩散至北美...
1.四川攀枝花市民发现一只巨大的非洲大蜗牛,壳长可达20厘米,40多年以来首次见到如此大的蜗牛。 2.非洲大蜗牛属于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建议不要触碰、食用或养殖。 3.除此之外,福建、广东、云南、海南等多个省份也曾发现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
非洲大蜗牛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分布。它们平常喜欢躲藏在潮湿处,阴沟旁、花池中都是它们出没的地方。雨后潮湿时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非洲大蜗牛体态魁梧,是我们常见的本土蜗牛的数倍之大。与本土蜗牛相比,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携带了更多的人类病原菌和耐药病原菌。这不仅增加了人类感染的可能性,同时还...
非洲大蜗牛的粪便或黏液中带有细菌,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受到污染的水或蔬菜也可能传播血线虫,感染人类。所以看到它不要去碰!特别是孩子免疫力低,更不能因为好奇而触摸非洲大蜗牛。另外,吃了感染这些寄生虫的非洲大蜗牛,或者接触它们的排泄物,广州管圆线虫就可能进入人体,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
实则不然,真正的原因是这种蜗牛食用起来风险太大,中国并不像非洲那样,特别缺少食物,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食物的安全最为重要。非洲大蜗牛身上寄居着很多的病菌和寄生虫,比如广州管圆线虫,这种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导致人们患上嗜酸性脑膜炎,如果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危害生命,另外还会影响人们的运动神经系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