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景德镇因青白瓷而生;其次,景德镇因青白瓷而盛;第三,景德镇因青白瓷而发展;最后,景德镇的精神内涵与青白瓷有一致性。 青白瓷的起源比景德镇的命名时间要早得多。根据最新的考古调查,景德镇青白瓷产生在五代的南唐时期。展厅里有...
青白瓷虽然有那么大的存量,但是真正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青白瓷,那种精品,其实并不多的,其核心窑场只在江西省的景德镇。景德镇市的湖田窑位于东南湖田村,由于瓷胎洁白,釉料在高温下流动的原因,使瓷器釉薄处呈白色,积釉处透青,故其总特征介于青白之间,可谓是白中闪青,青中泛白,色质如玉。清人蓝浦在《...
在这股陶瓷艺术的浪潮中,青白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青白瓷,也称为青白釉、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它的诞生,是景德镇窑在北宋时期的一次伟大创新。据宋代蒋祁《陶记》记载,“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这句话不仅印证了宋人将“影青”瓷器称作“青白瓷”的...
从青瓷演变为白瓷、青白瓷,原料配方的演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拿掉铁元素的干扰,白瓷就诞生了,胎与釉中Fe2O3越少,白度就越高。影青瓷从视觉上来看,说它是白瓷吧,釉面却微微发青,仿若雨后初霁的天空;说它是青瓷吧,它又在青中显出白来,说哪个系列都好像有点道理。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釉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青白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其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薄胎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
📜 青白瓷 青白瓷,又称“影青”、“隐青”或“映青”,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景德镇。其釉色清澈透明,青白相间,光泽柔和,具有玉质感。胎质细腻,胎体较薄,整体有轻盈飘逸之感。装饰手法多样,常见的有刻花、划花、印花等,纹饰简洁、优雅大气。器型丰富多样,多为日用器皿,造型端庄秀丽,釉色淡雅匀净。📜 影青釉...
青白瓷创烧于宋代景德镇,那时候可是它的黄金时期呢!一直到元代才逐渐没落,但这段历史足以让它名垂青史。 它的釉色是釉料在氧化还原反应下发出的淡蓝之色,再加上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白瓷胎,二者结合简直完美! 北宋早期,青白瓷还主要是碗、盘等日用器,但到了北宋晚期,就已经发展成为主导产品,生产数量最多,质量也...
第二件梅瓶必须要提到的是于2023年11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以810万港元落槌,连佣金1017.6万港元的南宋青白瓷梅瓶。南宋 青白釉刻卷草紋梅瓶 12 5/8 in. (32.5 cm.) high 來源 迪克蘭·凱萊基安 (1867-1851)舊藏 紐約蘇富比,1999年3月22日,拍品370號 出版 John Getz,《The Kélékian Collection of ...
北宋开始烧造青白瓷,即在青瓷、白瓷基础上烧制出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独特瓷器。它以质地精良、产量巨大而崭露头角。景德镇窑青白瓷胎薄质坚、光致茂美,釉色青中闪白、白中泛青,俗称“影青”,有一种类似青白玉的美感。自创烧后,以景德镇窑为代表,青白瓷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抵临其制瓷高峰,形成宋代庞大...
繁昌窑是中国古代最早烧制青白瓷的窑场之一,其创造性地在瓷土中添加高岭土,使用“二元配方”工艺,比景德镇于元代使用这一工艺早300多年,使繁昌窑成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对研究我国青白瓷起源和烧造工艺有着重要价值。 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显白,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