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___。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译文: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反馈...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全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①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②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③玉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教煌西。④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1)穿:(2)破...
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有《王昌龄集》。《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 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 下列关于本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②遥望玉门关③。黄沙④百战穿⑤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①暗雪山:把雪山遮暗了。②孤城: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③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④黄沙:沙漠。⑤穿:磨破。⑥金甲:战衣,金属制的...
结合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中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孤城即边塞古城。玉门关是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因此可知这是一首边塞诗。 (3)题详解: 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
王昌龄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连用三个地名,描绘出边塞的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接抒情,上句言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