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 唐代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译文: 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因此霜也来得晚了,水中的荷叶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注释: 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枯...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第三句又回到眼前景物上来:“秋阴不散霜飞晚”。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
全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译文: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扩展资料: 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
⑷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⑸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译文: 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结果...
[原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析赏]“枯荷”一般都写作“残荷”.原诗是借写景抒发其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那阴霾沉罩不散,晚来霜飞的秋日黄昏里,水里的荷叶早已凋残,却仍留得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此句在原诗中,极为悲凉,有一种在无奈...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首诗也是李商隐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这首诗描写的很是伤感,如果你熟读《红楼梦》的话,那一定对于这首诗不会陌生,里面的主人公林黛玉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
霜飞晚地理知识有很多,首先是温度。霜飞晚从冬至开始,到三月初三结束,时间很长,温度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冬至开始温度比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下降,最低可以达到零下三十摄氏度,这种温度变化是霜飞晚的一大特点。 其次是降雨。霜飞晚的大部分地区是干燥的,但也有一些地方有少量降雨,这就是因为霜飞晚...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思 1.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说的不就是秋天那阴沉沉的天一直不散,霜都来得晚了,只有那枯萎的荷叶还能听听雨声嘛!就像有时候咱等一个人,老半天也不来,心里那个着急啊!比如我那次等朋友,等得我呀,真是心急如焚。 2. 你想想,“秋阴不散霜飞晚,...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缠绵,霜迟未散,枯荷独立于池,静待细雨轻敲。那雨声,滴滴答答,落在残破的荷叶上,竟成一首无言的歌,唱尽秋日的寂寞与坚韧,留一抹不屈的风骨,于寒风中悠扬。【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