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 一、霜露节气的基本介绍 霜露节气,通常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与“寒露”,这两个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其中,“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开始出现霜冻;“寒露”则表示气温进一步降低,露水更凉,即将凝结成霜。 ### 二、霜降节气的特点 1. **气温骤降...
每年10月23~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是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凋落。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肺。肺金当令,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又主一身之气,燥为秋季的主气,待到霜降节气已成凉燥。 因此,霜降乃是深秋,易犯咳嗽,感冒、慢...
甲辰龙年甲戌月庚申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
霜降的前一个节气是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二十四节气解》云:“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季节由秋入冬,阳气由收到藏,露也凝结成了霜,这种浪漫的转化,赋予了霜降与生俱来的文学气质。因此,诗人笔下的深秋,露与霜往往结伴而行:曹丕的 《燕歌行》有“...
霜降和寒露。霜降和寒露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
“霜降”是秋季的第十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与“寒露”相比,这个时候气温更低,寒意更为显著。此时,大地上的霜开始出现,而且气温逐渐下降,标志着秋季正式进入深秋。在“霜降”时节,人们需要更加重视保暖,农业生产进入了农闲期,一些农村地区开始准备过冬的物资。气温特点:“霜降”时节,气温较低...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从这天之后阴气转盛,天气转凉,露水遇冷成霜。 谚语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随着霜降的来临,气候由凉爽转为冷厉。 再过半个月,秋天便会结束,冬天正式来临。 1 霜露沉降,知蛰伏 古人说:“秋风萧瑟天气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露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时节,北半球的冬季风逐渐取代夏季风,南方酷暑未退,北方却早已清凉。在冷暖气流的冲撞下,南方再次进入到雨季,而北方寒冷地区白露早已凝结成霜。蒹葭是水边的芦苇,白露时节芦苇上的露水凝结成霜,一眼望...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霜 降 的 来 历 习 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霜降之后,昼夜温差更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