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信息佯谬,1975年由霍金 (Stephen Hawking)最先指出,一般指的是对黑洞蒸发过程中是否丢失信息的争论。一方面,基于半经典引力的黑洞蒸发理论显示黑洞蒸发会丢失信息;但另一方面,信息守恒是基于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幺正性得到的普适结论。这样表面上显然的冲突也使得黑洞信息佯谬成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两大...
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黑洞在很早的时候就被科学家提出来了,在1783年的时候,一位名叫米歇尔的英国业余天文学家给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他认为宇宙中会存在一种...
霍金认为天鹅座 X-1 双星不包含黑洞,但是物理学家基普·S·索恩却认为天鹅座 X-1 双星包含黑洞。1974年12月10日,霍金与索恩就黑洞是否存在立下赌约。如果黑洞并不存在,索恩将给霍金订阅4年的英国讽刺杂志《Private Eye》;反之,霍金将给索恩订阅1年的美国成人杂志《阁楼》。然而根据实际观测显示这些双星系统中...
首先,他对霍金理论中关于光线在黑洞中行为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在霍金的框架中,一束有限的光线进入黑洞后会在某个位置停止,而这个位置被认定为奇点。但罗伊·克尔认为,在极端的黑洞环境下,物质的性质可能会发生从连续到跳跃的转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假设。此外,罗伊·克尔强调了当时科学...
说打就打。1991年,霍金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为一方,普瑞斯基尔为另一方,打了个赌:霍金方认为掉进黑洞的信息都被毁灭了,永远不可能逃出来。这个观点被称之为黑洞信息悖论,是从霍金在1974年有关黑洞的一项重大发现推论出来的。黑洞是引力强大到光都不可逃脱的区域,这片区域的时空围绕着一个中心点急剧扭曲,此中...
黑洞无毛定理是1973年霍金、卡特尔(B. Carter)等人严格证明了“黑洞无毛定理”:“无论什么样的黑洞,其最终性质仅由几个物理量(质量、角动量、电荷)确定”。简介 即当黑洞形成之后,只剩下这三个不能变为电磁辐射的守恒量,其他一切信息(“毛发”)都丧失了,黑洞几乎没有形成它的物质所具有的任何复杂性质,...
霍金辐射的发现显示了黑洞会通过释放微小粒子逐渐失去质量,最终可能“蒸发”而消失。本文将深入解析霍金辐射的原理、其对宇宙未来的可能影响,以及科学界对这一理论的争议与挑战。在霍金的理论中,黑洞不只是吸收体。通过量子力学和引力理论的结合,他推导出黑洞可以通过事件视界附近的量子效应释放辐射。这种辐射称为“...
霍金的科学领域主要是理论物理和宇宙学。他深入探究了黑洞、广义相对论还有量子力学之类的问题,提出了好多重要的理论。他的研究成绩有霍金辐射理论、宇宙起源的“无边界提议”模式,以及在黑洞和宇宙结构等方面的贡献。霍金有个特别出名的理论成果叫“霍金辐射”,这是他在 1974 年提出来的。按照这个理论,黑洞不是把...
霍金辐射,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指的是黑洞周围的空间会因为量子效应产生辐射,这一辐射被命名为“霍金辐射”。这种辐射的特点在于,它的能量密度较低,但随着黑洞质量的减小,辐射的强度会逐渐增大。当黑洞蒸发殆尽时,霍金辐射的强度达到最大,此时的辐射能将足以撼动周遭的宇宙空间。霍金辐射的产生机制颇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