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1927年到1932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续多年对霍桑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霍桑一词源于用于实验的工厂,它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 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
别名:[霍索恩效应]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1927年到1932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续多年对霍桑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霍桑一词源于用于实验的工厂,它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 实验最开始...
霍桑效应,又可音译为霍索恩效应,属于被试效应的一种,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梅奥等人在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发现的效应。 01 效应概念 霍桑效应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被关注、被观察或者被注意到而改变行为倾向...
PART 1实验过程霍桑效应的实验案例主要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梅奥(George Elton Mayo)等人在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著名实验:车间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访谈计划、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实验(群体实验),这些实验也被称为霍桑实验...
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此概念。 霍桑一词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座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是一座进行实验研究的工厂。 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
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一种被试效应,它揭示了当人们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时,会改变自身行为的倾向,以展现出更好的一面。一、霍桑效应的由来 霍桑效应得名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在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最初旨在探究工作环境变化如何...
霍桑效应是一种人类行为学和心理学上的现象,它指的是在研究者的观察中,被观察者的行为会受到观察者的关注和期望的影响,从而出现行为上的改变。这种现象在行为学研究中非常常见,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和研究中。基本解释 霍桑实验是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
霍桑效应,指的是在行为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中,由于研究对象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研究,而带来的方法上的人为效应。 这种意识导致他们对于数据收集过程这一社会条件作出反应,而不是对于研究者试图研究的实验处理作出反应。类似于实验室研究中的“豚鼠效应“。 [1] ...
霍桑效应,又可音译为霍索恩效应,属于被试效应的一种,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梅奥等人在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发现的效应。实验发现参加实验的工人在感觉受到关注后,即使在照明条件变差和福利措施取消等情况下,工作效率仍然很高,被关注等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往往比物质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