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馆的筹建工作,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其中,被称为“淮河卫士”的霍岱珊老师,向科学馆捐赠了野生大豆种子,这是科学馆的第一位实物展品捐赠者。(成熟的野大豆豆荚与种子)(淮河卫士自办种质资源库,已经连续6年采集、保存中华野大豆种子。)(供图:霍岱珊)野大豆,国家二级...
霍岱珊,这位1953年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的环保先锋,以其卓越贡献和坚定信念在中国环保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淮河卫士(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创始人和会长,他凭借深厚的环境新闻摄影学专业知识和社会经济统计学背景,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淮河流域的环保事业。1973年,霍岱珊投身军旅,历任战士和代理排长,1978年...
上世纪末,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曾使淮河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此时,霍岱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告别了公职生涯,将重心转向了淮河的环保事业。霍岱珊创立了淮河流域的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他积极投入,义务向沿岸的农民传授环保知识,通过在全国各地举办图片展览和讲座,他唤醒了全社会对淮河...
环保成为时尚还是近些年的事,但对霍岱珊来说,这早已成了他的终生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如果不做这个,魂都没了。” 变形的鱼 老霍是河南沈丘人,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边长大,天天喝沙河水,老家距离河边不超过500米。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河流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
(小青脚鹬 图源/霍岱珊) 5·1期间,发现施工方向西蔡河偷排污染。中国绿发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产生推动力。促使施工方封堵排污口,连夜抢修,解决了排污的问题。后来还修建浮岛,吸引鸟类筑巢。 2. 监督流域治理 保护生物多样性 当地的沙颍河2019-2021连续三年又出现了蓝藻爆发问题,危害水生...
“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3月20日上午9点,受疫情影响,原定“珍惜水资源线上研讨会”,改成线上面对面与绿会保护地主任“淮河卫士”霍岱珊老师的交流和对话,学习霍老师的“护水”实践。 霍老师原是一名摄影记者。2003年获得中国环境好新闻一等奖,2007年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
霍岱珊,1953年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淮河卫士(环保NGO)会长。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专业:社会经济统计学、环境新闻摄影学。经历:1973年当兵,历任战士,代理排长,1978年转业,在沈丘县任政府统计员,1996年任北京皮革杂志副主编、1997年任周口日报摄影记者;2001年创办民间组织“淮河卫士”,熟悉酿造、...
1998年,霍岱珊为了全身心投入环保,毅然决然地从报社辞职,投身于淮河流域的实地考察。他独自跋涉2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用自费拍摄的15000多幅照片记录下淮河流域的污染状况。他的目标是通过影像揭示污染,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守护淮河家园。自2003年起,他精选的120多幅图片,以“淮河家园的呼唤”...
“莲花味精”原来是淮河流域的排污大户,近几年通过“淮河卫士”的深度参与,它的排污量大大减少,以前每天排放12万吨废水,污染物质成倍超标,现在每天排放不到一万吨。霍岱珊一直紧盯着这家企业不放,双方一度剑拔弩张。 “许多企业治理污染的设施其实是齐备的,但为节省成本,只要有机会就可能偷排,有了公众的参与以后...
霍岱珊,民间环保志愿者,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1998年,霍岱珊以民间环保人士的身份投入淮河治污的考察工作。通过的长期调查,霍岱珊发现淮河沿岸地区部分单位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导致十年淮河治污成效甚微。他发现有的工厂用地下水冒充经处理过的污水;有的地方买来活鱼放到河里,以证明水生态已经恢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