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机制(earthquake mechanism)是指震源区在地震发生时的力学过程。利用这种方法,对世界上不少大地震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采用断层错动的点源双力偶发震构造模型工作时首先汇集各台站记录到的某个地震的资料,将初至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和振幅等,分别标在震源参考球的乌尔夫网图上(对于区域台网的资料,可用平面...
震源是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理论上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是一个区域。 震中是指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同时,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理论上震中区和极震区是相同的,实际上由于地表局部地质条件的影响,极震区不一定是震中区。 因此,根据地震仪...
震源是指地震发生时地壳或地幔内部的断裂或滑动所产生的地震动力源。通俗来讲,即地震的发生地点。地震是因为地壳或地幔中的岩石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滑动而产生的,而这种断裂或滑动所产生的能量就是震源。 二、震源的形成: 震源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学和地球内部构造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构造板块的...
地震的产生需要释放大量能量,地震震动的发源处,我们称之为震源。 震源可以分为天然震源和人工震源两种类型 。 在天然地震中,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就是震源。 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使大地破裂、楼房倒塌。 除了知道震源是什么还不够...
地震源是指能产生地表或地下振动的能源。它是具有一定大小的区域,此区域称为震源区或震源体。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地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药爆破,核弹试验)等。震源深度 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地震...
震源机制解(又称断层面解),是利用地震观测资料来研究地震发生时,震源处作用力和断层错动性质。其参数包含断层走向(strike)、断层倾角(dip)、滑移角(rake)等。 震源机制解各参数含义示意图(Aki and Richards,1980) 其中,走向(strike)的角度定义为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走向方...
震源名词解释 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地点,也就是地震的起点。在地震学中,震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研究地震的发生机理、传播规律等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一个地震震源的特征通常包括其位置、深度、震级等。地震的震级通常是用里氏震级进行度量的,而Earthquake Magnitude Scale(地震矩震级)则是用来描述较大规模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3日9时53分,在山西朔州市怀仁市(北纬39.81度,东经113.16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总台记者 岳旭辉 刘屿)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正因此,震源车的核心就在于其同步器系统,它就像人类的大脑统筹控制整个身躯的行动一样,控制着设备的振动性能。只有同步器系统制造好了,驾驶员才能使震源车听从人类的号令,要重达几吨的“大铁锤”一秒震几下就震几下。由此,制造可控震源车不仅需要有着足够强度的机械、车辆制造技术,还要有使整辆车仪器平稳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