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海生无脊椎软体动物化石,在奥陶纪海洋中分布广泛,是当时海洋中的凶猛食肉性动物——头足纲动物一角石的代表。🦑 震旦角石的身体一般长20-60厘米,最长的甚至可达一米多,真可谓是海洋中的巨无霸!🐉有趣的是,有一块刻有黄庭坚诗文的震旦角石,很有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人类收藏的化石。虽然诗人误将其当作...
最具中国风的化石——震旦角石 震旦角石是一种古生物化石,呈细长的圆锥状,表面覆以明显的波状横纹,通常数十厘米长,最长可达2米。由于其形似宝塔,断面像太极图,也被称为“宝塔石”。民间常作为观赏石收藏,被认为有镇邪的作用。岩石地层常以地名为名,如“栖霞组”“茅口组”。而震旦角石所在的“宝塔组...
宝塔石是形似小宝塔的一种动物化石,学名为震旦角石。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直角石亚纲;为海生食肉动物,其壳为长圆锥形,壳面有显著的横向纹。因其形似宝塔或竹笋,民间俗称宝塔石、竹笋石或镇邪石。个体大小悬殊,小的长不足20厘米,大的可达1米以上。震旦角石在中国南方分布较广,赋存于奥陶纪的宝塔组石灰岩中...
🦑震旦角石属于头足纲直角石亚纲,是奥陶纪的海洋霸主,凶猛的食肉性动物化石。它主要产自我国的湖北、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记录了距今约4.4亿至5.1亿年前的地质历史。🌊💎经过精心凿磨,震旦角石的美丽倩影会完美展现,其高贵典雅的气质和光彩照人的外观,让人一见倾心,极具收藏和观赏价值。✨...
震旦角石,亦被称作“中华角石”,拥有多个别名,如宝塔石、直角石、竹笋石、太极石以及塔影石等。这种古生物化石形态独特,呈现圆锥状,一端尖锐,另一端宽阔。其表面特征明显,包括节状和竖纹等,倒置时酷似宝塔的造型,石面上二三十节环状圈纹凸起犹如竹笋般挺拔,而横向剖面则与太极图颇为相似。经过精细的凿磨...
震旦角石属 震旦角石属(Sinoceras)曾称中华角石属,是头足纲、直角石亚纲的一属。壳长圆锥形,壳面复以显著的震旦角石波状横纹,隔壁颈直,长约相当于气室深度之半。体管细小,位于壳的中央或稍偏。住室无纵沟。晚奥陶世早期,中国,主要产于南方。
震旦角石是指产于中国特有的一种角石,壳的纵剖面像塔,故民间有宝塔石之称。 震旦角石形似“宝塔”、“竹笋”、故民间俗称“宝塔石”、“竹笋石”、“震邪石”、“发财石”。常作为贵重礼品馈赠亲朋,寓意消灾驱邪和事业、生意兴旺发达。同时,它还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被受学术界的青睐。因此,它...
又称宝塔石、直角石、竹笋石、太极石、塔影石。因当时震旦角石分布在奥陶纪地层的岩石中,又因石化成岩过程中角石与灰岩固结在一起,角石内部的气室、体管也被碳酸钙等矿物所充填,因而形成。现收藏于栖霞市地质文化奇石博物馆。2022年4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高乐山镇龙家界村一工地施工人员发现,在1200米...
中华震旦角石在奥陶纪繁盛了6500万年之久,在奥陶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一场伽玛射线导致全球冰川事件,致使气候变冷,短时间内,海洋生物85%的物种灭绝,海洋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打击,中华震旦角石就是其中一员。 它们的直角行动起来并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