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纪为地质年代名称,元古宙晚期的一个纪,是在中国命名并向国际推荐的一个地质年代单位;开始于约8亿年前,结束于约6亿年前;属于新元古代的晚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震旦系。年代 同位素确定时间 “震旦”为中国之古称,作为地层专名,始于德国F.von李希霍芬。1922年A.W.葛利普根据对中国地层的研究重新厘...
震旦系(Sinian System)的时代属新元古代震旦纪,其下与南华系相接,其上被寒武系所覆。北京的这个村落,正是震旦系这个地质名词的起源地,接下来,让惠宝带您一探究竟吧~ 白口村海拔高度320米,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政府西侧、清水河汇入永定河的河口处,青白口村一...
(1)柳湾剖面震旦系灯影组核形石主要发育在灯二段,根据核形石纹层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丛状藻体纹层,凝块石纹层,致密暗色纹层,波状泥晶纹层,致密亮晶纹层和波状亮晶纹层六类,它们发育于潮下带-潮间坪低能环境,具有明显的两...
1、第三节 震旦系 震旦系主要分布于桂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至资源县一带,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的贺县鹰阳关亦有小面积出露。地层发育良好,层序清楚,由冰川滨海、浅海相混合沉积的砂质岩、 泥质岩、硅质岩组成。总厚261-4 859米。有少量微古植物化石。据贵州、湖南省同位素年龄(距今8.376.15亿年)资料,其...
“震旦系”(层)“震旦系”(层)是1912年李希霍芬命名的岩石地层名称。命名 李希霍芬,1912年命名震旦灰岩,为非岩石地层单位,现已将震旦用于年代地层(纪)为白兆山组的同物异名,已停用。分布范围 华东,浙江省。
三峡震旦系剖面(Sinian Section in Three Gorges area)是中国发育最好的重要地质剖面之一。位于湖北省三峡地区的震旦系剖面,自下而上原分为四个地层单位:莲沱组(即南沱砂岩)、南沱冰碛层、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在1999年由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断代组工作会议上,对此含义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厘定的震旦系仅...
1. 下伏系统 即滑动断裂的下盘,通常由前震旦纪登封群、嵩山群和震旦系马鞍山组等地层构成。在某些局部地区,后者也可能参与滑动,成为滑动系统的一部分。2. 润滑层 在除登封群、嵩山群外,震旦系地层柱中还包含着岩性、强度和屈服特点各异的单位。特别是马鞍山组的厚层石英砂岩,常展现出大型挠曲和断裂的特征。...
根据中国实际地域性的特征,在引入国际地学方法和技术指导下发展地学,“震旦系”是一个既具有我国区域地理代表性的又具有可研究性的选题,因此在葛利普建立了系一级的年代地层概念之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的部分师生根据自身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教育背景和个人兴趣等原因,继续对“震旦系”及其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其中包括...
在本区域,滑动构造的主要结构要素包括:下伏系统 即滑动断裂的下盘,通常由前震旦纪登封群、嵩山群和震旦系马鞍山组等构成。在某些局部地区,后者也可能参与滑动,成为滑动系统的一部分。润滑层 在除登封群、嵩山群外的震旦系地层中,存在着岩性、强度和屈服特点各异的单位。特别是马鞍山组的厚层石英砂岩,以及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