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眼晴。杨柳绽眼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出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处,不在繁花浓艳,那出柳初绽的清艳花朵和疏淡芳香最是娇媚温柔...
一、《洞仙歌·雪云散尽》原文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
洞仙歌·雪云散尽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译文: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杨柳绽放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梅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注释:放:露出。青眼:指...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首二句描写初春天气,积雪融化,天气放晴。“杨柳于人便青眼,”人们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故曰:“青眼”。可见词语语意双关,既写初生的柳叶似眼,又巧用“青眼”一次,以示柳对人的好感。"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这首二句便写梅花,...
洞仙歌・雪云散尽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详细注释 1.洞仙歌:词牌名,有中调和长调两体。 2.青眼:用阮籍“...
《洞仙歌·雪云散尽》译文 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杨柳绽放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梅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处,不在繁花浓艳,那梅柳初绽的清艳花朵和疏淡芳香最是娇媚温柔。到了清明时节,繁花盛开一片纷乱...
出自宋代李元膺的《洞仙歌・雪云散尽》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洞仙歌·雪云散尽》是宋代词人李元膺所作。这首词以梅柳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表达出早春时节的生机盎然和无限美好。作者巧妙地将杨柳与梅花相互映衬,描绘出春天的美好画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暖花开之时,春色渐衰,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因此,词人提倡把握春光,尽情欣赏,不要让美好的时光在疏忽中流逝。整首词以...
出自宋代李元膺的《洞仙歌・雪云散尽》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