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原有东、中、西三路建筑,目前仅存中路建筑。东路建筑的北部为东书院,是庭院式建筑;南部为营房式青堂瓦舍建筑,统称“连房”,为喇嘛学僧的起居之所;西路建筑原为雍和宫的护法庙宇——关帝庙,供奉武圣人关羽。藏传佛教寺院供奉儒家推崇的武圣人关羽,并尊其为护法神,是十分显著的民族文化交融现象。雍和宫现...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价值的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它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为康熙帝四子胤禛的府邸,后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而身价倍增。雍和宫在清朝中后期逐渐转变为佛教寺院,成为皇家信仰的重要场所。雍和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占地面积约为6.6万平方米,拥有众...
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北街路东雍和宫(The Lama Temple),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属于艺术类博物馆。雍和宫南北长400米左右,东西宽近120米。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于1981年2月5日正式投用开放。雍和宫建筑群的形成,在清代的历史上,前后...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28号(也有说法称雍和宫大街12号),坐落在北京市区的东北角,是一座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院。以下是对雍和宫的详细介绍及其历史沿革: 一、历史沿革 康熙时期:雍和宫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当时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并赐予其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 雍正时期:雍正三...
雍和宫虽然主要为皇家服务,但其在清政府管理蒙藏地区宗教及政治事务方面所起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雍和宫实质上成为了联接中央与蒙古、西藏、青海等藏传佛教地区的政治通道,在密切满汉蒙藏民族感情、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央政府的认同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雍和宫,无论是来此祈福,还是了解藏传佛教及其历史,都是不错的选择...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中国藏传佛教寺庙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皇帝时期,大约始建于公元1694年。它最初是作为一座皇家宫殿建造的,为康熙皇帝的四阿哥——胤禩而建。然而,清朝康熙皇帝去世后,这座宫殿被改为寺庙,最终成为了现在的雍和宫。雍和宫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和寺庙建筑特色。在进入...
雍和宫是北京市内少有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皇家寺院,历史上这里曾是清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的府邸,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后来改为黄教寺院,香火极旺,寺内还有很多珍贵的古建和文物,值得参观。 汉藏结合 雍和宫作为寺院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是佛教汉传和藏传两大流派的融合体,游玩雍和宫时,你可以看到汉传佛教的大肚子弥...
雍和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它最初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亲王胤禩的府邸,后来成为雍正皇帝的皇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继位后,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作为满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宗教活动的中心。雍和宫一直保持着它的宗教地位,直至今天仍为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活动中心...